(通讯员:吴重思)我国著名财政学家天津财经大学李炜光教授莅临我院,做了题为“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初税亩运动中‘国人’的全面退却”的学术报告。此次讲座于9月27日下午两点半在文泉楼403会议室举行。讲座由财政税务学院院长陈志勇教授主持。
首先,李炜光教授讲解了“一个古老的难题”,即人们对政府所持的矛盾心理——政府是必需的,它提供公共商品,但政府又有令人不快的一面,它向人们征税。接着引出一个“天问”——如何制约政府征税的权力,通过列举古代西方各国的例子来阐述。
其次,李炜光教授讲述了古代我国“国人”制约政府征税权力的三个回合。第一回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进民退”以失败告终;第二回合是,国人反对“作丘赋”却无所作为;第三回合是,初税亩时国人的寂静无声。他认为,这三个回合充分显示“国人”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君主逐步掌握国家治税权和用税权。特别是第三回合,标志着君主对国家赋税权力的绝对控制。
李炜光教授还重点介绍了《大学》里的四段关于税收的论述。这四段论述分别说明一个正常的国家要藏富于民,以不合理方式得到的“财”最终是保不住的,应缩减行政机构并裁汰冗员,以及应谨慎处理用人和理财的问题,不夺民财,不与民争利。
最后,李炜光教授对此次讲座作了深刻总结。他强调中国尽管之前赋税思想如此丰富,到头来却成了一个赋税思想贫乏、扭曲的国家,而赋税只成为聚敛财富的工具。这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借鉴国外财税思想、如何完善我国财政体制,值得人们深思。
讲座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李教授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在座的同学对李教授精彩的讲座以及谦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报以热烈的掌声。(编辑:Z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