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ICP备09005423号-7版权所有:中国法制发展战略研究院
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特一号
传真:027-87108590邮箱:fazhihubei@qq.com
浏览总量:694661
2014年10月30日 15:36 作者: 来源: (通讯员 曾海涛)2014年10月30日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泓楼报告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暨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主任(院长)徐汉明教授应邀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的-法治中国-系列讲座启堂开讲。 刚刚闭幕的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为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新思想、法治新论断、法治新命题,描绘了建设法治国家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这在我党与国家建设历史上尚属首次。它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科学定位,也是新时期-法治国家-的-升级版-。标志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提出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开启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的新航程,实现了从人治向法制的第一次飞跃;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的地位和作用获得空前的重视,实现了从法制向法治的第二次飞跃;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四中全会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的第三次重大飞跃,揭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正确航向、基本途径和根本保障。 徐汉明教授为了能让同学们第一时间深入了解四中全会精神,连夜解读后,带着新鲜出炉的《关于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几点认识》隆重登台。他首先讲到国内国际对四中全会精神反响强烈与高度认同,然后讲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前处于-关键期-、 -攻坚期-、 -考验期-、 -发展期-、 -艰难期-、 -节点期-,他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讲解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深远意义。 他着重强调了四中全会在部署六大任务中有亮点之一是繁荣法学方面的部署。即: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这给人文社科高等院所繁荣法学研究、法学教育事业提供了契机。 他指出从深化司法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视角,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手协调-,二是五大法治基石体系构建,为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供了宽广的场域,三是围绕推进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四是围绕推进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五是围绕推进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六是围绕推进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七是围绕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特别的是,徐汉明教授形象的将 -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比喻-高铁快车-与-基准轨道-的互动依存体。三中全会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制度建设六项重大改革,犹如启动高速运行的-高铁快车-,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航程奔驰;执掌-高铁快车-方向盘的是中国共产党;而-基准轨道-犹如法治目标、法律规则、法律程序、法治秩序乃至法治精神,为-高铁快车-提供飞速运行的通道、制动、稳定、减速乃至提速、加速的机制,获得满堂喝彩。 在徐汉明教授的精彩讲演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提问,与徐汉明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