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馆内新闻

探访武汉老建筑,凝聚武汉家园文化记忆

2016-05-05 00:00:00670

探访武汉老建筑,凝聚武汉家园文化记忆

——记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讲座”之老街、老巷、老房子

   4月29日,校图书馆、博物馆邀请被誉为“武汉通、武汉民俗学家、执着的文保卫士”的刘谦定老师讲述武汉历史。这次活动既是校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图书馆党总支第五季“六个一”系列活动内容之一,同时还是党总支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的一次全体党员的集中学习。这次关于武汉老建筑的讲座更新了以往的讲座形式,以实地探访、近距离观察感受的方式,结合刘先生的讲解,别开生面,别有意味。

 

   一早,活动参与者就抵达了位于汉口江岸区上滑坡路74号,被誉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归元寺、宝通寺、莲溪寺、古德寺)之一的古德寺。刘谦定老先生对武汉历史的讲解就是从对古德寺的讲述开始的。汉口古德寺创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原名“古德茅蓬”,扩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民国初年改名为“古德寺”。寺内拥有我国汉传佛教唯一的群塔型大殿——圆通宝殿,是一座具有浓郁异域建筑风格和文化装饰的寺庙。

   刘谦定老先生除了介绍古德寺恢弘奇伟、博采东西方建筑特色而自成一派且蕴含大千世界的帕那瓦建筑之外,还满怀深情回忆了古德寺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渊源。在圆通宝殿的殿后侧面地下,躺着3000多名无名志士的遗骸,他们是在阳夏保卫战中死难的起义军士兵及附近刘家庙一带的村民。当年的古德寺住持昌宏法师倾全寺之力,率领僧众冒着枪林弹雨救护起义军、掩埋并超度战争中死难的亡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发生的阳夏保卫战,俗称武汉保卫战,在辛亥革命的全过程中,这次战役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充分代表了辛亥革命军将士反封建求民主的献身精神,以及面对强敌精良的武器装备浴血奋战、勇猛顽强、不畏牺牲的首义精神。

   下午,刘老先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