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选萃
3G知识产权雾里看花
发布时间:2006-07-03 00:00:00

 

    从2002年开始,全球就开始掀起了3G热潮,而中国的3G时间表却是一拖再拖。
是什么原因,致使中国的3G牌照迟迟未能发放?虽然表面看来,是在等待中国标准TD-SCDMA技术的成熟,但有专家却认为其背后的根源,是因为3G国际标准的知识产权谈判至今未果。

   那么,现在国内3G的知识产权谈判进展到了什么程度,究竟是谁、是什么原因在阻碍3G知识产权的进程?对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大量包括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政府官员以及中外企业的相关人员,试图揭开3G知识产权这层神秘的“面纱”。


   如果让我们做一个评选,选出2002年至今通信业里最受人们关注的“关键词”,那一定非“3G”莫属。3G之所以会这样长时间地吸引人们的眼球,是因为中国的通信产业、世界的通信格局都会受到国内3G牌照的巨大影响。如果让我们再从“3G”里选出一个“关键词”,那答案一定会是“知识产权”。

  3G知识产权谈判陷入窘境

  自2003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关注3G知识产权问题并为此做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相关部门几轮谈判下来却是无功而返,3G三大标准的专利授权问题一度搁浅。为了让自己巨大的投入早日得到市场的回报,一些国内企业开始单独与国外权利人展开谈判。

  几轮谈判 无果而终

  2004年初,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杨泽民为首席代表,标准所所长王志勤为谈判责任人,华为、中兴等企业共同参加的代表团,开始就3G三大国际标准的IPR(知识产权许可费)问题,与高通、爱立信、诺基亚等国外企业展开谈判。

  谈判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以联合的方式想尽一切办法降低3G相关标准的专利授权费;二是为TD-SCDMA标准的发展做好铺垫,避免日后潜在的专利纠纷影响该标准的发展。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希望在3G发放牌照之前,把包括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标准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

  谈判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共进行了三轮,应该说一开始还是较为顺利的,但是在进入第三轮关于具体的WCDMA专利费时,虽然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等几家专利持有者基本同意降低专权授权费用,但是却因高通的强硬而陷入了僵局。

  虽然社会各界对此番谈判极为关注,但有关谈判的结果并没有公布于报端。据当时一位参与谈判的人士介绍,在WCDMA专利费上高通不同意中方提出的比例,而在CDMA2000标准的专利中,由于高通占有高达31%的份额,因此坚持要求与相关企业单独谈判、分别进行许可的方式,这种根本的分歧态度使此次谈判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同样,在中国提出的3G国际标准TD-SCDMA方面,高通则宣称TD-SCDMA标准使用了其专利,但却不肯出示相关专利清单,虽然大唐与其进行几次接触也毫无进展。

  3G知识产权的复杂性远胜于当年CDMA的谈判。面对未来巨大的3G市场,国外企业希望自己在3G方面的巨额投入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报,而各方利益在3G三大标准中分布的不均衡,无疑又进一步增加了3G专利谈判的难度。

  单独谈判 各个击破

  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牵头的3G相关知识产权谈判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为了在未来的3G市场中抢占先机,一些国内企业开始脱离了既定的统一谈判口径,单独与相关标准的权利人展开了谈判。

  2004年11月16日,夏新电子率先与高通公司签署了全球商业化CDMA用户单元技术许可协议,以加强在CDMA20001X EV-DO设备方面的开发,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国内企业如华为、中兴等企业也相继与高通签署了相关技术授权的协议。

  今年初,国内的深圳宇龙和晨讯公司也分别与高通签署了部分技术转让协议。到目前为止,高通在三大3G标准方面已与全球近200家企业进行单独授权,其中包括国内主流的一些电信企业,如华为、中兴、TCL、明基、夏新、海信等。

  单独进行谈判的方式虽然暂时解决了国内企业所面临的专利问题,可是面对复杂的3G专利,国内企业需要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而且,国内拥有与这些国外权利人进行谈判资格的企业又有多少呢?

  谈判因何频频受阻?

  “谈判靠什么?靠筹码。谁手上的筹码多,谁就能在谈判中获得主动。”前全球GSM协会中国区总裁、美国敏捷技术公司董事雷鸣说。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身份,使得其在3G知识产权谈判中颇显尴尬:一方面研究机构的主要优势是研究,而并不具有谈判职能;另一方面对国际谈判的规则缺乏经验。而且,在电信研究院的背后,缺乏一个具有相当实力的律师团做支撑,这个律师团要做的是详细分析对方每一个企业里的专利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去伪存真,掌握真实的情况。

  那么,关于3G的专利谈判,我们手上有没有筹码?当然有,政府的决策权、中国巨大的市场和中国3G标准TD-SCDMA都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既然这样,为何谈判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僵局?

  高通手上的“王牌”

  大量的事实表明,中国的3G知识产权谈判,最大的阻力来自于高通。

  那么,高通是如何在3G标准中掌握了如此多的核心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CDMA技术就显示出了一定的先进性。当时欧盟正在考虑采用何种标准来升级GSM网络,但欧盟最终决定采用基于CDMA技术的WCDMA标准的主要原因,却是因为高通做出了合理收费的承诺。

  从2000起,知识产权授权一直是高通发展的“杀手锏”。通过知识产权的授权,高通把18%的收入用于技术研发上,在技术上积累了雄厚的实力,今天它拥有CDMA最核心的专利,可以说第三代移动通信,每一个企业都绕不开高通,它也希望依据自己的技术能力,通过知识产权的授权,使自己处于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

  对于中国政府希望整合力量,与高通进行一揽子知识产权谈判的想法,高通无疑是不积极的。首先,因为中国的电信研究院方面是代表了中国所有企业,对于知识产权授权的谈判期望值高,高通感觉与其谈判先在气势上处于劣势。其次,知识产权授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中国不同企业情况不同,如果按照一个统一的比例进行知识产权授权,高通就不容易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另外,高通在整个谈判过程中,是处于主动地位,它不参与谈判,中国企业就不能生产产品,如果生产出产品,高通可以用侵权进行起诉。

  高通对于知识产权授权的方式就是你要找我谈,我就谈,你不找我谈,我就不谈,绝不主动。而不同的厂商却积极展开了授权谈判工作,到目前为止,高通坚持“单独谈判、个别许可”的方式和全世界超过130家企业完成了知识产权授权谈判,这其中包括中国的华为和中兴等企业。

  高通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专利许可费和芯片,因此他非常看重自己手上这张专利的“王牌”,而诺基亚和爱立信等企业在3G市场中除了专利许可费收入外,主要还是通过销售3G设备和终端来获得发展,因为灵活性更大。

  可以说,面对强势的高通,中国谈判专家只有让高通明白,中国巨大的市场,需要高通通过知识产权授权费用的降低来进行推进。3G早一天启动,高通就可以早一天在中国市场上拿到知识产权授权费用。同时,高通也需要一个全面的市场战略,在中国市场,它的市场空间并不仅仅是知识产权授权。

  也有专家认为,随着各方压力的加大,高通会在适当的时机做出让步。

  各方利益驱使

  2G时代的GSM技术是免专利费的,而3G时代,则进入了专利全面收费的时代。

  让我们先来看看媒体已经公开披露过的在3G三大标准中,各大企业所占的份额:CDMA2000的专利目前主要分布在高通(31%)、诺基亚(22%)、摩托罗拉(11%)、爱立信(6%)、西门子(5%)、朗讯(5%)六家企业中;WCDMA的专利目前主要分布在诺基亚(35%)、爱立信(31%)、高通(6%)、西门子(5%)等企业中;TD-SCDMA的专利目前主要分布在诺基亚(32%)、爱立信(23%)、西门子(11%)、大唐(7%)等企业中。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些数字中看出一点:中国企业在各大标准中所占有的专利少之又少,而高通、诺基亚、爱立信等企业则在这些专利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

  让我们再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10年前,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刚刚起步的时候,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也是刚刚涉足中国市场,那时,他们需要中国的市场作为发展的平台,因此掌握GSM核心专利的六大公司对中国市场全部开放专利,GSM专利开放的模式成就了这一标准在中国的辉煌成就,而中国对于GSM标准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各大外国企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巨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成就了高通、诺基亚等企业的一次次飞跃,各大企业纷纷在中国建厂、成立合资公司、设立研发机构,根基越打越牢固。因此,3G即将到来的时候,这些企业基于自己在中国市场上技术以及市场的深厚积累,向中国企业张开了一张无形的收取专利费用的大网。

  谁为100亿美元的专利费“买单”

  有很多人心里会有这样的疑问:关于3G的知识产权专利费,究竟应该按多大的比例收取才算合理?

  GSM协会中国区负责人黄宝忠曾表示,3G专利费不应超出成本的2%,根据中国的3G运营判断,专利费用如果在2%以内,可以快速促进用户群体的增加,反之则可能造成成本过高带来推动困难。前不久,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曹淑敏也公开表示,欧洲已经要求限定3G专利最高提成比不超过收入总量的5%。

  但是现在,一些谈判结果却表明,中国企业需要在3G知识产权方面所付的专利费综合比例将达到10%-17%。

  有专家曾预测,3G在全球的资本投资,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等,将达到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如果保守地估计3G累积许可费率的平均值为10%的话,那么,在3G技术商用的整个产业周期中,所需要支付的专利费用将是100亿美金。

  这100亿美金的天文数字,将由谁来“买单”?企业,还是消费者?

  知识产权是中国3G最大的“绊脚石”

  2000年底,在CDMA专利主要持有者高通做出各种承诺的前提下,国家同意联通上马CDMA项目。前期,在关于CDMA的知识产权谈判中,由于当时高通急于进入中国市场,同意将CDMA的专利费在国内市场降到了2.56%的比例。尽管如此,国内的CDMA产业还是由于终端价格高、供应商少而至今只有2000多万用户的数量,这个数字无论是与中国4亿户的移动用户数字相比,还是与中国联通CDMA8000万户的网络容量相比,都显得过于单薄。

  “用户和供应商为什么更多地选择GSM产品还不是CDMA,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付专利费。”雷鸣告诉记者,“高通卖专利收取的费用不是芯片销售价格的2.56%,而是最终产品(系统和终端)销售价格的2.56%。”

  在CDMA上率先胜出的本土厂商中兴通讯,已经拿下了中国联通CDMA网络20%左右的份额,但是,中兴每卖出一线CDMA系统设备和手机,都要向高通缴纳这些产品销售额2%左右的专利费。由于专利费的问题,到目前为止,CDMA在国际移动通信市场中的份额只占到总量的20%左右。应该说,专利费的收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CDMA在全球的发展。

  3G市场同样如此。

  国内企业发展受限


  到目前为止,国内的一些企业如华为、中兴等已经开始在海外市场“破冰”3G,并取得了不小的战绩。

  GSM专利免费的市场环境成就了华为、中兴等企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几年的积累,今天的华为、中兴已经具备了与国际企业谈判的筹码。中兴等民族企业的发展,带动了中国通信产业的整体发展,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中兴、更多的华为冲到市场的最前沿,成为通信市场的“弄潮儿”。

  但是,对于更多的处于成长期的“第二梯队”通信企业来说,由于不具备谈判的资本,只能被动地接受3G高额的专利费。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对强大的对手,背负沉重专利负担的中国通信企业还能走多远?还会有多少个华为、中兴能够冲出重围?

  另一方面,目前看来,华为、中兴虽然在海外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其艰难程度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根据这些企业的海外战略,主要是从一些亚洲、非洲等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入手,但是要长驱直入打入欧美市场,不要说要支付大量的专利费用,大量的知识产权纠纷也会使这些企业承受极大的市场和经济压力。

  “日本、法国等都采取对本国设备商保护的策略,中兴的IP核心网也通过了法国电信的测试,性价比欧洲厂商的好,但是欧洲厂商在法国电信的份额几乎是垄断的,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大规模进入。”中兴的一位负责人曾这样表述。

  另外也有中兴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最近欧美公司在印度市场的GSM系统上以非常疯狂的价格连续中了一些大标:如在和记印度刚刚结束的标的中,诺基亚以低于中兴基本一半的价格中标,摩托罗拉RELIANCE的GSM网络招标中也以低于中兴一半的价格中标。

  支付较高的3G专利费,一方面会使占据成本优势的国内企业面临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会使中国企业跨向海外的步伐更加沉重。

  3G业务面临更大冲击

  3G,不仅意味着网络的升级、产品的更新,更意味着流媒体、视频等多种增值业务的推出和应用。

  在2G的增值业务发展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有关歌曲版权等方面的纠纷,到了3G时代,大量增值业务的出现,也会导致更多的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在这方面,日本、韩国的一些增值服务企业走到了国内企业前面。

  一些明确的知识产权可以让我们有所选择,但是一些隐藏在暗处或是我们没有关注到的知识产权,却会令国内企业避之不及。“这就等于是埋下了一个地雷,你没看见,一脚踩下去,就会被诉侵权。”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张平说。3G繁多的增值业务里势必会出现更为繁琐和复杂的知识产权纠纷,这些纠纷国内企业又将如何面对?

  面对知识产权昂贵的诉讼费用、律师费用,企业面对这种局面可能会自动放弃,向对方支付高额的赔偿费用,而这些费用最终会附加到产品里,转加到最终消费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