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分析
2011年-2013年专利法学CLSCI论文共有18篇,占知识产权法学CLSCI论文总数的12%。可见,专利法学CLSCI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专利法学学术研究还不充分。专利法作为知识产权法的三大法之一,在CLSCI论文数量上并未体现其重要性。
究其原因,首先,学界对专利法学研究认识不够,关注不足。再者,专利制度是一项以发明创造为保护对象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专利法学研究,有一定的技术背景最佳,对学者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要求较高,这易让单一知识结构的法学学者望而却步,导致进行专利法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
专利法学CLSCI论文数量在2011、2012和2013三年中波动较大,2011年为5篇,2012年快速上升到9篇,在2013年又急剧下降到4篇。2011年和2013年论文数量较少,2012年论文数量明显多于2011年和2013年。我国在2012年启动专利法的第四次修改,这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者对专利法的研究热情。同时在修法过程中呈现的争议问题,也为学者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从而出现了2012年专利法学CLSCI论文数量快速增长的态势。
专利法学是知识产权法三大法之一,专利制度具有鼓励创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众多与专利制度相关的问题不断涌现并亟待解决。专利法学研究理应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期待专利法学学术研究的繁荣发展。
二、专利法学研究热点分析及评述
根据11年-13年专利法学在CLSCI上发表的18篇论文,总结出以下研究热点:
1、专利侵权相关问题备受关注
专利侵权问题是专利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专利法学学术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热议。关于专利侵权问题学界主要有以下关注点:(1)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存废。李晓秋副教授在《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抑或摒弃》中认为引入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弊大于利,立法者在第四次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时应摒弃惩罚性赔偿制度。(2)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停止侵权民事责任。张玲教授在《论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停止侵权民事责任及其完善》中认为我国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停止侵权民事责任不同与英美法系中的禁止令制度,应对其在适用范围、适用原则、适用方式等做出具体规定,以确保司法的统一性。(3)专利侵权赔偿损害的归责原则。张岭教授在《论专利侵权赔偿损失的归责原则》中认为我国应区分专利侵权产品首次销售后的不同侵权行为,分别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或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为充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许多国家都在其专利法中对专利侵权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制定了形形色色的法律救济制度。在专利法实务中专利侵权问题也是焦点之一。这就为专利侵权问题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极大的动力。在《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中立法者拟增设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讨论。从而,专利侵权问题成为了专利法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2、技术标准中的专利问题持续热议
标准在知识经济社会日益广泛地被使用,专利和标准的融合创造了新的研究热点。学者们围绕以下两点展开热议:(1)技术标准中专利权的垄断行为。张炳生、蒋敏在《技术标准中专利权垄断行为的理论分析及其法律规制》中认为在专利的标准化及其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专利权的滥用现象,产生专利权的垄断行为,并主张借鉴美国欧盟的法律实践加快构建我国规制技术标准中专利权滥用行为的法律体系。(2)标准化中专利挟持问题。丁道勤、杨晓娇在《标准化中的专利挟持问题研究》中详细介绍了专利挟持的表现形式,专利挟持的法律规制。认为通过完善标准制定程序和标准制定机构的知识产权政策,建立专利池,反垄断法的规制来解决专利挟持问题。。
标准是一种高层知识产权战略,掌握标准的厂商往往掌控着产业规则和秩序,主导着相关市场中利润和权利的分配。以技术为纽带,技术标准与专利发生了密切联系,且此种联系不断深化,并逐渐发展成为专利标准化。在专利的标准化及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为学者们争相研究的学术热点。
3、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问题广泛争议
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生物技术重要作用的进一步认识,有关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成为知识产权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学界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探讨:(1)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可行性的争论。周长玲在《风险预防原则下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再思考》中对生物技术以及生物技术专利可能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以风险预防原则为指导,认为对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应采取慎重的态度。(2)转基因研发和产业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刘银良在《转基因论争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中深入探讨了转基因研发和产业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应对之策,并认为以侵犯知识产权作为反对转基因产业化的理由不能成立。
鉴于生物技术经济有望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经济部类,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始研究生物技术的专利权保护,将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有关问题置于一个广泛的法律环境与历史背景下,以建立最为有利的保护模式。生物技术在本世纪被普遍看好,前景光明,相信关于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问题将持续发酵,专利学者们将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附表:2011—2013年专利法学CLSCI论文研究方向盘点表
研究方向 | 总数 | 年份 | 作者 | 文章标题 |
专利侵权 | 3 | 2013年 | 李晓秋 | 《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抑或摒弃》 |
2012年 | 张玲 | 《论专利侵权赔偿损失的归责原则》 | ||
2011年 | 张玲 | 《论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停止侵权民事责任及其完善》 | ||
技术标准的 专利问题 | 2 | 2012年 | 张炳生、蒋敏 | 《技术标准中专利权垄断行为的理论分析及其法律规制》 |
2011年 | 丁道勤、杨晓娇 | 《标准化中的专利挟持问题研究》 | ||
生物技术的 专利保护问题 | 2 | 2012年 | 周长玲 | 《风险预防原则下生物技术专利保护》 |
2012年 | 刘银良 | 《转基因论争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
附录:热点作者
科研单位 | 作者 | 文章标题 | 期刊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梁志文 | 《药品数据的公开与专有权保护》 | 《法学》 2013年第9期 |
《专利价值之谜及其理论求解》 |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2期 | ||
《论专利申请人之现有技术披露义务》 | 《法律科学》 2012年第1期 | ||
南开大学法学院 | 张玲 | 《论专利侵权赔偿损失的归责原则》 | 《中国法学》 2012年第2期 |
《论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停止侵权民事责任及其完善》 | 《法学家》 2011年第4期 | ||
李晓秋 | 《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抑或摒弃》 | 《法商研究》 2013年第4期 | |
《析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 | 《政法论坛》 2011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