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利融资租赁证券化是指以专利融资租赁债权为基础资产,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并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我国已成功发行专利融资租赁证券化产品,但其中仍存在法律风险,如专利融资租赁的合法性模糊、证券化架构的稳定性欠佳、专利软信息披露规则的缺失、售后回租模式下专利价值评估的忽视、专利蟑螂的异化风险等。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可提出以下完善措施:明确专利融资租赁的合法性;通过设置配套保险制度、专利年费预先扣留制度、反向许可实质性审查制度来提高证券化架构的稳定性;完善专利软信息披露制度,构建软信息披露安全港;设立科技信用保证基金会作为专利评估主体,并完善其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对接;制定专利蟑螂的防范机制。
作者介绍:马忠法,安徽滁州人,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谢迪扬,浙江绍兴人,复旦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版权声明:本站系非盈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引文信息:马忠法,谢迪扬.专利融资租赁证券化的法律风险控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04):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