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9日上午8:30,200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策略与绩效评价”国际研讨会在广东省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音乐厅隆重召开,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葛洪义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王景川教授、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陶凯元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教授、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罗东川、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朱万昌、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助理、科技处处长章熙春在主席台就座。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媒体和政府机构的与会代表将近两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教授首先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向与会的嘉宾、领导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本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策略与绩效评价”国际研讨会是知识产权界、科技界、经济界的一场盛事。随后,李元元校长介绍了学校的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情况,学校的知识产权工作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一直都是学校科技工作的一大特色,在各方的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李元元校长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是一项挑战性的事业,本次会议对于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李元元校长预祝本次国际研讨会圆满成功。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陶凯元教授作为支持单位的代表,对论坛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与会来宾表示欢迎。陶凯元教授认为此次大会为知识产权界的盛事,在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本期论坛的召开非常及时,且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今世界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并且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发展也要紧跟国际步伐。现如今,广东的知识产权工作在各方面已经取得瞩目成绩。广东作为知识产权大省,应实现向知识产权强省转变的的跨越。最后,陶凯元教授对大学生寄予了深切厚望,并预祝论坛成功召开。
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王景川教授,代表中国知识产权局向对知识产权作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王景川教授介绍了论坛的创办历程,并指出了论坛的目标。他指出本次论坛围绕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促进知识产权应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和确保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策略与绩效评价的贯彻实施,必将对推进知识产权实施战略与绩效评价,拓展知识产权的理论和实务产生深远影响。最后,他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李明德教授代表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他指出,本次研讨会的重点在于知识产权的运用和知识产权战略的绩效评估,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研讨会的成果,将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作为发起单位的领导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南湖论坛已经顺利召开六期,此次移师广州,盛况空前。本次论坛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面临着一些问题。发达国家对金融危机应对经验表明,知识密集、智力主导、附加值高的产业完全可以逆流而上。所以,建设创新性国家必须发展知识产权战略。同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要注重质量和绩效。最后,希望此次论坛能够汇集专家智慧,共创世界未来。
9号上午的会议共分两节,第一节的主题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策略”。该节由中国人民大学郭寿康教授、美国亚太法学研究院院长、台湾政治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刘江彬教授主持,共有四位与会代表作了主题发言,两位与会代表进行了评议。
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局长王景川教授就“应对金融危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了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所呈现的问题:一,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二,在经济、科技和外贸领域中知识产权管理和建立知识产权制度还有很多工作;三,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利用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四,多数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靠国外。对于问题的解决,王景川教授着重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大力提升知识产权的防盗能力和应用能力等四方面的建议。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处谢红处长,就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省作主题发言。她指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广东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广东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正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广东省应通过强化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大力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培养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等十项措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广州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助理厉宁介绍了广州市近年来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机遇挑战, 针对国家和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市政府希望藉此将广州市建设成为全省的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历宁提出了建设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建立务实性的知识产权实施规划、建立一体性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并加大加深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等相关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罗东川副主任就知识产权保护做了详细介绍。他首先介绍了最高法院领导对知识产权保护作出的指示和努力。随后,他介绍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五项挑战:一,案件数量大幅度增加;二,案件审理的难度大,知识产权法律适用难度大;三,案件的社会影响大;四,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民事保护、行政保护的协调问题;五,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设立。最后,他表示相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会取得成功。
日本北海道大学法学研究科研究员、斯洛伐克学者Branislav Hazucha教授作了评议,并强调了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法院在适用版权法过程中对法律解释应持谨慎态度,通过衡平各版权法权利主体的利益,以谋求最优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知识产权的创新发展。
北京大学张平教授指出在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讨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有两种态度:一是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应当一如既往的实施,二是在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主线基础上要进行及时的调整,这种调整包括知识产权创造战略、应用领域、保护以及管理四个方面。最后,张教授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应集中优势,发展重点,先以大型企业为重心,再实施全民战略。
第二节的主题是“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及经验”。该节由清华大学法学院王兵教授、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亮教授主持,共有四位与会代表作了主题发言,两位与会代表进行了评议。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系主任关永宏教授,以广州为例,就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作了主题发言。专利产业化是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广东作为专利大省,专利产业化已经具备了扎实基础。但制约广东区域专利产业化运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需要政府、企业有针对性地在宏观谋划、政策配套、扶持龙头、建设基地、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必要的对策加以解决和克服。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廖钦福教授,就《台湾知识产权创造、利用与保护之战略运用分析--立法、司法、行政的三个层面观察》作了主题发言。指出科技的奔驰,需要优质法制环境之营造。而在行政与司法方面,主要提及台湾地区「经济部智慧财产局」与台湾地区「智慧财产法院」这两个部门的成立缘由以及相应职权范围等内容,并对台湾地区「科学技术基本法」解析。
印度那尔萨大学法学院Amar Singh Sankhyan教授就Protection of Communities IPRs in Biodiversity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Indian Experience作了主题发言。他所阐述的知识产权框架都是资本主义模式的,他所言的知识产权包括个人知识产权和社会知识产权。他通过展示数据表示印度传统知识面临被盗窃的危险,指出知识产权涉及知识和经济资源,资本主义模式对个人、公司的知识产权都有保护,对社区的传统知识未作保护。印度有专利、多元化保护、传统知识保护三管齐下,但是不充分,印度政府对社区传统知识保护不够重视。他建议大家应该通过立法,包括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对社区传统知识进行保护。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刘旭霞副教授,就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策略选择作了主题发言。转基因水稻具有生产成本低、独特的高产量和优质的性状等优势,其所蕴含的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使其法律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过程中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出现的问题,刘旭霞副教授提出五点建议,表明我国在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过程中应当进行的知识产权战略选择。
澳洲联邦大律师、华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张家祥先生,对廖钦福教授从立法、司法、行政三方面探讨台湾知识产权创造、利用与保护之战略的新观点表示赞同,并根据自己参与的项目研究经验,指出我们不能按照知识产权大国的规则运作,应建立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规则。对于印度Professor Amar Singh Sankhyan的发言中关于生物多样性方面研究对于中草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借鉴意义,并且指出Professor Amar Singh Sankhyan提出的印度知识产权立法方面的不完善应该引起大陆和台湾立法的深思。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何敏教授认为关永宏教授从宏观角度来阐述专利的产业化问题。他十分赞同关教授的观点,即产业化应向MSE倾斜、以市场机制来运作专利产业化。他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问题----能否跨出省市区行政区划而依照经济区划来布置?他认为刘旭霞教授是从微观角度来阐述,她的策略选择给我们一个厚重的启示。他呼吁立法者更加关注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