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200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会议简报 (第三场)
发布时间:2009-05-13 00:00:00

    2009年5月10日上午8:30,200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策略与绩效评价”国际研讨会第二日的会议在广东省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继续进行。今天的会议议程由最后两个单元组成:第六节的主题是知识产权文化;第七节的主题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绩效评估。研讨会结束后,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系关永宏教授的主持了本届知识产权南湖论坛的闭幕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新明教授为本次会议作了总结。

    第六节讨论的主题是“知识产权文化”,本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刘春田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黄武双副教授主持,共有五位与会代表现作了主题发言,两位与会代表作了评议。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Peter Drahos教授就Trust, Risk and Climate change:the role of patent offices作了主题发言。专利局在审查专利过程中的合作理念,践行合作理念的基础在于彼此的信任,而专利局之间的互换审查是信任的最重要的因素。信任经由基于关系的信任到基于制度的信任,最终成为一种全球制度。在这种国际合作中,可能导致部分参与者放弃专利审查的主权,那么发展中国家是否应当参与到专利审查的国际合作中来,是值得考虑的。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秘书长马秀山研究员就“山寨”现象与创新文化作了主题发言。山寨模式是国家走向现代和发达的现象,由山寨模式到创新是必须而非必然的。我国的企业可以通过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对抗跨国企业的发明专利,有意识的提高山寨层级有助于实现创新性国家的目标和要求。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目标,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的发明专利定将迎来强势的发展。

    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邵科老师就历史的偶然:知识产权强权理论之诞生作了主题发言。欧盟医药公司并购导致药品价格大幅上涨事件,说明了知识产权在西方阻碍了公众的利益,就此他主张在研究知识产权问题的时候要关注世界知识产权的大环境和本质。随后他深入探讨了并购问题和金融危机爆发问题,知识产权设计需考虑一国的国情,以促进创新能力和社会享受知识产权能力的提高。在目前的金融危机背景下,不应对国际金融市场抱有太多幻想,中国企业应当利用金融危机的契机实现海外扩展。

    华中师范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副所长魏森副教授就法律文化帝国主义的一个实例分析——以中国知识产权立法为中心的考察作了主题发言。法律文化帝国主义表现在宏观与微观层面,强加和以经济利益为驱动一直贯穿于法律文化帝国主义之中,其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非西方社会不仅没有被给予是否选择西方模式的自由,甚至没有被给予就西方模式开展讨论的机会;当西方模式的知识产权制度在世界每一个角落被推广,人类法律文明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已经被扼杀。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杨雄文副教授就信息不完全下的知识产权交易的利益平衡作了主题发言。在讨论知识产权利益不平衡时应当考虑信息不完全的影响。对于信息不完全,其产生包括一般原因(获取费用的影响和主体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和特殊原因(隐形知识的存在和现实工作问题)。而对信息不完全的考虑可以使分析框架更好的反映现实,并影响我们对知识产权利益平衡的看法。我们应该提升利益平衡的理念内涵,关注“产权”的经济行为,构建多元的“平衡点”并增加利益平衡的机制。

    厦门大学法学院丁丽瑛教授对本节发言作了评议,本节发言人是从各自的角度发表了对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文化的看法:Peter Drahos教授在中国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他的发言主要涉及国际知识产权发展制度以及中国的参与问题;马秀山教授关于山寨文化是走向创新的途径,丁教授表示赞同并提出了一个思考:是否所有山寨产品都侵犯了知识产权?邵科老师关于中国应如何制定和调整知识产权战略以面对知识产权圈地运动和并购行为的建议十分有见地;魏森副教授选题新颖,同时提醒我们在新形势下应对文化帝国主义应作战略调整;而杨雄文教授从信息不完全的角度来探讨知识产权交易的利益平衡问题,突破了传统的思路。

    中南财经大学梅术文博士也对以上五位代表的发言进行了评议,知识产权制度是一个跟外部环境交换、适用、调整的机制,马秀山教授有关“山寨文化”的发言让大家思考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保护,邵科教授、魏森教授以及杨雄文教授的发言探讨了知识产权制度对利益群体利益平衡的问题,意义深刻。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的四点对于知识产权文化的理解,在特定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制度也应从文化的视角得到启示。

    在随后的提问与交流环节中,各位学着主要就知识产权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涉及的问题包括什么是文化?是否存在知识产权文化一说?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一种民族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与会学者还提出应当区别对待知识产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不存在知识产权文化统一,文化应当多元化。

    第七节讨论的主题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绩效评估”,本节由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院长朱学忠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赵家仪教授主持,共有六位与会代表作了主题发言,两位与会代表进行了评议。

    印度德里国家法律学院大学副校长Ranbir Singh教授就IPR Strategies:Implementing Measure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作了主题发言。知识产权已经越来越重要,企业要进行知识产权审计,以完善和保护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产权。而审计应该在融资、新产品发布等阶段进行,并且审查商业机密、域名等内容。企业要调查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情况,对知识产权保护作出相关规划,与此同时,技术人员与法律人员要进行密切合作,印度和中国都可以利用TRIPS协议获取利益。

    英国利兹大学的Graham Dutfield教授就Towards Optim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ulemaking作了主题发言。知识产权决策面临两大难题:在制度设计时先验地进行了预设,发展中国家不断地被要求在WTO体制之外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到TRIPS的标准之上,即“TRIPS plus”。知识产权的经济与社会改革的效果——特别是其长期效果——很难预测,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如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时,要立足本国利益,独立自主地推行,同时也要参考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模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詹映老师就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法制环境建设绩效评价研究作了主题发言。国家知识产权研究的目标是提出我国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所确定的相关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为标杆,建立了包括知识产权立法和知识产权执法两方面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有关评价思路和评价方法。

    美国托利多大学法学院Llewellyn Joseph Gibbons教授作了主题发言。衡量知识产权法成功与否的标准是能否促进创新,依WIPO体系进行知识产权调查是很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垄断,其一方面可以调动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会造成损失,据此,应构建相应的知识产权评价体系。TRIPS协议对在全球贸易中增进社会经济利益具有积极作用,各国可以在此协议下建立自己的TRIPS知识产权保护框架。

    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肖冬梅副教授就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实证研究——以“长株潭综合改革实验区”为例作了主题发言。绩效评估带来社会效益的明显提高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建立科学的战略绩效评价机制。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既需要考虑通用的指标,也需要考虑一些与区域产业特点及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相适应的特色指标。综合现有的指标体系与湖南的产业特点与战略目标,构建了一个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一个示意性的实证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的万小丽博士就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中专利质量指标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作了主题发言。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的关键部分是指标体系,专利指标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各种绩效评估中大量使用专利数量指标已经产生了不良导向作用。她在借鉴了外国专利指标的相关实践的基础上,拟定了国内专利质量指标,并建立了由数量指标到质量指标到数量与质量综合指标的评价体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必须充分重视专利质量指标,协调运用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发言结束后,西北政法大学杨巧教授对本节的论题进行了简要的评议。本节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涉及跨学科的知识运用,具有较大的难度。随杨巧教授认为,专利保护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针对詹教授的指标体系理论相关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美国路易维尔大学法学院Lars Smith教授就数据保护问题作了发言。他结合美国的司法实践,对数据的司法保护进行论证。美国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仅对数据的获取方式进行保护而不保护数据本身,数据所有者只能通过商业秘密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保护,但这种模式成本过高而难以运行。他希望中国和欧盟在数据保护方面能有新的突破。

    在随后的提问与交流环节中,刘旭霞教授与万小丽博士就专利质量指标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刘江彬教授结合台湾以及各国实际,为专利绩效评估的核心指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场代表也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至此,本次会议的研讨环节圆满结束。

    闭幕式由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系主任关永宏教授主持。他表示,200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是一场知识产权群贤荟萃的盛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新明教授作了会议总结,曹新明教授对本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策略与绩效评价”国际研讨会的圆满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本届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历时一天半,有七大会议主题,五十多位与会代表上台主持、发言以及点评,曹新明教授总结本次研讨会四大特点:本次研讨会的背景特殊,世界金融危机为知识产权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在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纲要和推进计划的指导下,讨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策略与绩效评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知识产权南湖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第一次走出“南湖”,来到了美丽的羊城,美丽的广州大学城;本届研讨会有来自印度、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捷克、比利时、英国、德国以及中国各地区等十个国家地区的代表与会,盛况空前。

    最后,曹新明教授表示本届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代表主办方向与会的嘉宾、领导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各方继续支持知识产权南湖论坛,使论坛进一步走向世界,更加辉煌!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策略与绩效评价”国际研讨会大会秘书处

        编辑:凡咏齐    校对:林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