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2015’知识产权南湖论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国际研讨会大会交流暨闭幕式
发布时间:2015-04-20 12:22:25
 
  本届“知识产权南湖论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国际研讨会”在18日上午的开幕式后进入分论坛的会议交流阶段。主题交流过程中,各个分论坛进行的非常顺利,与会的各位学者与专家都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围绕主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为我们呈上了一场又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
 
  2015年4月19日上午十时许,“第十二届南湖论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国际研讨会”主会场进入最后一个阶段的议程——大会交流与各分论坛代表总结发言,大会交流由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新明教授和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董新凯教授共同主持,各分论坛推选出的代表先后进行发言,对各个分论坛的主要精彩观点进行概括总结,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
 

 
  分论坛一的代表 卢海君教授
 
  分论坛一的主题是“文化繁荣与著作权制度”。在这个分论坛当中,有非常多的代表做出了精彩发言,他将这些发言的主题总结为两个方面。一就是我国著作权法的修订,包括2014年的民间文学艺术条例出来之后,大家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做了自己的分析和认识。二就是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研究了在数字网络时代,我们著作权法保护当中怎么样来有效的平衡著作权的保护、著作的传播和消费者的相关保护权益问题。随后,卢海君教授就第一分论坛中精彩的观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解读。
 

 
  分论坛二的代表 彭学龙教授
 
  分论坛二的主题是“品牌经济与商标制度”。彭学龙教授将其总结汇报的主题定为“超越商标制度,发展品牌经济”。他将分论坛二的议题概括成七点,并先后进行了详尽具体的介绍。第一,关于商标注册和商标确权的问题;第二,关于商标使用和商标侵权的问题;第三,关于商标运营的问题;第四,关于不正当竞争的问题;第五,关于品牌强国战略的问题;第六,关于国家品牌和区域品牌的问题;第七,关于商标制度的绿色责任的问题。
 

 
  分论坛三的代表 黄玉烨教授
 
  分论坛三的主题是“创新发展与专利制度”。本分论坛的各与会学者对这一主题做了深入和广泛的探讨,黄玉烨教授对发言评析进行提炼,将其概括为主要的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宏观角度进行了探讨;第二个方面是围绕《专利法》的适用和应用完善做了探讨;第三个方面是关于标准专利的问题;第四个方面是专利的转化与运用问题;第五个方面是从国际视野下来讨论了创新发展与专利制度问题。在《专利法》的适用和应用完善板块,与会嘉宾最关注讨论的最热烈的话题是专利损害赔偿问题,其中有学者对我国法院将近三十年来的案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分论坛四的代表 梅术文教授
 
  分论坛四的主题是“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梅术文教授指出,知识产权强省是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先行探索强国建设路径的有意的实践。本分论坛的讨论以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主旨,全方位的展现了强省建设的方方面面。“一条主线,两个层次,三个重点,四个问题”是梅教授对该论坛讨论内容的精确总结。“一条主线”,就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野下思考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两个层次”,就是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相辅相成;“三大重点”,就是聚焦知识产权服务业,知识产权运营转化和知识产权支撑产业企业发展;“四个问题”,也就是什么是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什么样的知识产权强省,怎么样建设知识产权强省,以及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如何支撑经济转型升级。最后,他表示,各发言人与评议人视角新颖,探讨深刻,独具见解,为本次南湖论坛的圆满成功举办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论坛五的代表 张钦坤先生
 
  分论坛五的主题是“互联网前沿法律问题研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们连接一切带来了可能,无论是从会场的大小还是从与会聆听探讨交流的人数来说,互联网分论坛都无疑是本次南湖论坛各分论坛中最受关注的。张钦坤先生首先对本论坛第一节“网络平台专利责任问题”进行概括总结,此时正值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之际,备受众学者争议的莫过于其中的第71条,包括法律规制的主体、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专利侵权责任、以及不同类型的平台是不是应该有所区分等问题。在本论坛第二环节“数字音乐版权问题”探讨中,学者们分别通过统计调研探讨了数字音乐付费难以推进的原因,通过分析音乐著作权制度的发展阶段,提出音乐著作权从政府驱动到产业驱动的立法模式转型,实现其本土化的建议。第三环节“互联网竞争规则”引发了众学者的激烈讨论,他们以具体的案例为切入点,详尽独到的对互联网中的不正当竞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解读。
 
  随后,主会场进入第二个环节——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结果的公布阶段,本阶段由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董新凯教授主持。
 

 
  中国的知识产权学术研究就像中国知识产权事业情况发展一样生机勃勃,知识产权领域的新人不断涌现,新人的优秀成果也层出不穷。为奖励新人、扶持新人,及时推出优秀知识产权成果,知识产权出版社和南湖论坛紧密协作,每年对全国知识产权类优秀博士论文进行评选。
 

 
  知识产权出版社总编助理、编审李琳女士首先对评选知识产权优秀博士论文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从2008年设立全国知识产权类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至今已有七八年的时间,已出版的十本书应该说是我国知识产权类研究著作里的有代表性的著作,同时也是很有影响力的著作。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的发掘、扶持知识产权学界的新人,让他们在知识产权的广阔领域里大有作为。最后李琳女士表示,欢迎各位从事知识产权研究和工作的同志们多多了解关注并支持知识产权出版社,能够成为其优秀作者。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李明德教授,宣布了2014届全国知识产权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结果。他表示,经过认真的酝酿和投票表决,现将获奖名单宣布如下:
  第一名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锁福涛,指导老师是吴汉东教授和姚辉教授,论文题目为《版权技术措施法律规制研究》;
  第二名是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张慧春,指导老师是彭学龙教授,论文的题目为《商标显著性研究》;
  第三名是来自于中国政法大学的付继存,指导老师是冯晓青教授,题目为《著作权法的价值构造研究》。并列第三名的是来自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弘,指导老师是胡开忠教授,论文题目为《数字时代著作权许可机制研究》。
 
  随后,李明德教授还热情鼓励更多博士研究生参与评选,并希望在今后的南湖论坛中加入博士研究生论坛,借助南湖论坛机制推出知识产权青年学者和新人,促进知识产权研究和知识产权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知识产权事业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2014届全国知识产权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结果公布仪式结束后,2015年知识产权南湖论坛闭幕式正式开启。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董新凯教授作为主办方和东道主,对本届南湖论坛的召开中各位嘉宾的踊跃报名参加、奉献智慧成果表示诚挚感谢,并对下一次的交流表达热忱期待,希望为共同推动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献力。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新明教授发表2015’知识产权南湖论坛总结讲话。曹新明教授首先对本届南湖论坛的顺利召开,对各位专家、学者、官员的热情参与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十二年来始终紧扣时代主题,将知识产权与时代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十二年来形式不断发展和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知识产权队伍的壮大奉献了精神力量。曹新明教授也对本届南湖论坛中全体嘉宾的倾情参与、承办方的周到安排表示感谢,对提供经费支持的单位、进行通讯报道的媒体和提供同声传译的工作人员道谢。
 
  最后,曹新明教授宣布,2015’知识产权南湖论坛顺利闭幕。
 
摄  影:张梦茹
通讯员:张梦茹 李红丹
来  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