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会议综述】2015年知识产权高端智库研讨会综述(下)
发布时间:2015-12-07 08:31:44
 
  2015年12月5日下午,研讨会围绕“知识产权高端智库建设”继续进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学龙教授担任主持人,整个会议在温馨而热烈的氛围中进行。
 

 
  中华商标协会副秘书长肖芸首先发表讲话。肖副秘书长围绕商标品牌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知识产权高端智库建设的关系从两点论述智库的未来发展。第一智库成果要有自己的特色,充分把专利利用起来。第二要在知识产权专家的支持下,保证指标体系的独立性与公正性。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副主任姚坤就知识产权高端智库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表达了对智库运作与商标、地理标志等领域展开合作的期许。同时表示,智库的建设是一个过程,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形成向心力、凝聚力、才能让智库建设的越来越好。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处长邓玉华紧接着发表讲话,邓处长首先肯定了知识产权高端智库的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并就如何建设“接地气”的智库、如何管理智库人才以及智库的对外交流进行了详尽阐述。最后邓处长衷心祝愿智库能够健全发展,真正为后人造福。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天津大学)基地、天津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大学法学院俞风雷副教授主张知识产权高端智库建设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平台的作用,要更多地借力自由组织,并对智库如何进行人才引进和前瞻性课题研究进行详细论述。俞副教授表示,智库的发展要与国际接轨,不能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要把握国际主动权。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同济大学)基地办公室主任漆苏首先表达了对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感谢,并同与会嘉宾分享了同济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基地关于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经验。随后,漆主任就未来知识产权高端智库与国家工商总局的合作及智库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大胆建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马一德教授表示“建立知识产权高端智库要在理念上下文章,要用国际理念,让中国知识产权进世界杯”。随后马教授就知识产权界与科技界、管理界、法界的协同进行了详细阐述。他主张,高端智库的建立要进行跨界融合,要有超前性,这样才能建成知识产权强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黄玉烨教授发表讲话,她指出无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基地还是知识产权高端智库,都应当为国家的立法活动,战略规划、政府决策、政策制定和重要文件的起草提供智力支持。黄教授还就“公共图书馆立法”和“网络游戏收费管理办法”等热点问题与在场嘉宾展开探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开忠教授发言,他表示中心的国际版权基地对我国知识产权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第一,基地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国际谈判提供了建设性意见。第二,研究过程中能够帮助分管部门排忧解难。第三,为中心的发展指明方向。第四,对提高研究员科研水平提供渠道。胡教授表态,基地将更加努力,发扬不怕艰苦的精神,为我国版权事业发展做贡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詹映副教授结合其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工作经验,抛砖引玉地提出“如何提高知识产权话语权”、“如何扩大知识产权影响力”两大问题,引起在场嘉宾共鸣。詹副教授还主张改良目前的评价机制,提高研究人员的激励水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新明教授围绕知识产权高端智库建设中所遇障碍发表讲话。曹教授从体制障碍、机制问题和平台选择三方面论述,主张灵活管理,建立“官学研企”连汇贯通的智库体制和高效运作的发展平台。
 
  研讨会中,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强律师、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铭君律师、北京天达共和(武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兆君律师还结合自己丰富的实务经验,为知识产权高端智库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会议接近尾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做总结陈词。吴教授表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作为五部两院共建的高校研究机构,承担着理论建树、战略研究和社会引领的重大职能。此次研讨会不仅加深了我们“跨界合作、开放协同、信息共享”的共识,更将推动知识产权高端智库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至此,2015年知识产权高端智库建设研讨会顺利闭幕。
 
通讯:郭敏捷
摄影:郭超然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