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德恒大讲坛第三讲——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宿迟讲授“司法改革语境下中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
发布时间:2015-12-07 08:51:49
 

 
  2015年12月5日晚七时,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德恒大讲坛第三讲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泓楼报告厅顺利举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宿迟应邀以“司法改革语境下中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为主题发表演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担任此次讲坛的主持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陈锦川法官,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王丽博士,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讲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新明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马一德教授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张继成教授担任评议嘉宾。出席本次讲坛的嘉宾还有: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文利红法官,武汉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及业界律师50余人。君和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马强博士,共和天达律师事务所湖北所主任刘兆君。同时寒冷的天气并未阻挡大家学习的热情,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多所武汉高校的师生及我校知识产权学院、法学院和法硕中心的老师和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
 

 
(彭学龙教授)
 
  首先,彭学龙教授向与会师生介绍莅临讲坛的嘉宾和德恒大讲坛的基本情况,并对各位学界宗师、业内翘楚、律政精英以及各校师生的光临表示感谢。他认为,德恒大讲坛作为一个新开辟的学术平台,应当秉持“理论厚实、品味高雅、话题新颖、视野广阔、形式多样、紧扣实际”的理念,广邀业内翘楚、海内名流登坛论道。
 

 
(吴汉东教授)
 
  接下来,吴汉东教授作为主持人宣布本次讲坛正式开始。吴汉东教授对宿迟院长的到来表示热切欢迎,并对同为“全球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50人”的宿迟院长接下来的演讲表示强烈期待。
 

 
(宿迟院长)
 
  讲坛伊始,宿迟院长首先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建院一年以来的运行情况做简要介绍。他指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是在国家发展的两个重大节点上建立起来的,肩负着提高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和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的两项重大使命。建院以来,行政与司法人员实现高度精简化,在秉持“高质量办案,高水平审判”的理念之下,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紧紧围绕司法裁判这一根本,已初步探索出一条以高水平裁判为目标,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专业审判道路。
 
  结合长期实务工作的审判经验,宿迟院长认为,司法审判存在公信力不高、司法不连接、外部行政干扰严重以及司法内部行政化等诸多弊病。“治理国家的核心在于法治”,在人大常委会会dz全会提出依法治国,深化司法改革的政治背景下,知识产权法院尽快转变办案理念、参与改革可谓刻不容缓。在当今两大法系相互融合,重视和强化案例指导制度已成为国际司法趋势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审判工作中平衡法官自由裁量权大小、保持执法统一等问题,探索中国的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势在必行。
 
  随后,宿迟院长详细阐述了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主要作用及其建立思路。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有助于弥补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下的法律空白,保障国家创新;
二、有助于统一司法尺度,解决“同案不同判”问题;
三、有助于实现司法积累,增强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四、有助于推进司法去行政化,充分发挥司法主导作用;
五、有助于实现法官主体地位,确保司法改革获得支持。
 
  而对于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宿迟院长提出,应坚持各级法院上下审级间的约束关系、同级之间的参考关系。不仅如此,遵循先例还要有刚性的约束力,即在审判中做到“审”和“判”的有机结合。
 
  最后,宿迟院长以一个生动的比喻结束演讲:如果把整个社会比作人的供血系统,法官就好比法治社会的毛细血管,同时学者、律师也是这个系统中的共同体。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有助于建立包含法官、学者、律师在内的法律共同体,有助于弥补法律的滞后性,它直接改变了中国的司法生态,对于中国的司法改革和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曹新明教授)
 
  嘉宾讲评环节,曹新明教授对宿迟院长的演讲作了高度评价,用“实”、“需”二字概括了宿迟院长对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曹新明教授更进一步指出,建立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是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的需要,是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与创新的需要,更是整个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需要。
 

 
(马一德教授)
 
  马一德教授从法院的裁判文书内容着手,认为建立中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对法官来说是一场考验,同时也对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几点建议:完善资料搜集公布制度;把握好统一裁判与法官个性发挥之间的关系;注重开放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知识产权案例指导数据库。
 

 
(张继成教授)
 
  张继成教授充分肯定了宿迟院长建立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同时,张继成教授认为一项制度的灵魂在于规则,而非案例的堆积。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关键在于提出好的规则,无论是实体规则还是程序规则、是创设新的规则还是对现有规则的变更。好的规则不仅要对待判案件有所解决,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果。
 
  互动提问环节,在座的法官、学者、律师和同学积极提出问题,对于地区间知识产权案件的冲突与协调、先例推翻与维持的机制、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与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关系等问题,宿迟院长细致地一一作出回应。
 
  接下来,德恒大讲坛主要负责人彭学龙教授对此次讲坛发表感想,衷心感谢宿迟院长与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感谢各位工作人员的辛苦工作,期待南湖论坛分论坛德恒大讲坛海纳百川,吸引更多学界大儒与律政名宿登坛论道,促进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王丽律师)
 
  德恒大讲坛主办方之一德恒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王丽律师一方面肯定了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伟大与创新,肯定了这一制度下法律人作为共同体都具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她也深情寄语在座的莘莘学子,勉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博闻强识,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获取问题,发现问题。
 
  最后,吴汉东教授对此次讲坛作出总结,感谢宿迟院长的精彩演讲,感谢各界人士的参与,至此,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德恒大讲坛第三讲圆满落下帷幕。
 

 
  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德恒大讲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北京德恒公益基金会共同创建,得到了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的大力支持,迄今已成功举办三讲,得到了学界同仁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参与。德恒大讲坛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的讲坛,一个融通的平台,一个移动的“道场”,不固守藩篱,以此培养高端型、应用型、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通讯:马宝蓉 郭超然
摄影:孙银龙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