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在这六月徂暑之际,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德恒大讲坛迎来第五讲。2016年6月4日下午,应我校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吴汉东教授邀请,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先生登中南之坛、论版权之道,以《关于做好版权行政工作的思考》为题,结合自身工作畅谈我国版权行政工作中的问题与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次讲座于我校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报告厅举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曹新明、彭学龙、胡开忠以及湖北省版权局副局长胡伟,武汉市政协常委、文史学习委员会主任·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长董宏伟莅临此次讲座,此外还吸引了来自校内外二百余名学生、老师、知识产权工作者及知识产权爱好者到场聆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主持此次讲座。吴汉东教授指出,于司长自工作以来便投身中国版权管理事业,其作为们国家版权立法和版权管理战线的掌门人,为中国版权事业的发展及版权国际保护体系的改革及国际条约的制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主讲阶段,于慈珂司长提出,中国要完善版权行政管理,促进版权产业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必须坚持“围绕一个中心、构建两个格局、明确三个特点、完善四个体系、把握五个并重”:
一个中心即“版权强国建设”。201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众多方面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于司长认为,“版权强国建设”也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应有之意。
两个格局即“版权有效保护格局和产业快速发展格局”。版权保护,包括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和个人保护等诸多方面。有效保护即应做到依法、严格、全面、适度保护。而版权产业,在中国更多被称为“文化产业”。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版权产业创造的经济价值已高达4万多亿人民币,占全国GDP的7.28%,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存在,中国版权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三个特点即“专业化、国际化、社会化”。于司长指出,这不仅是推动中国版权事业发展必须把握的特点,也是学习知识产权必须把握的特点。在版权及其他知识产权领域的学习中,必须加强储备专业知识,提升国际化视野,深入社会实践,这对学生们今后的工作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个体系即“法律制度体系、行政监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涉外应对体系”。于司长提出,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此次修改更加注重适应互联网条件下著作权的创作、保护、运营和管理,推动中国版权法制体系的完善。而行政监管与社会服务是版权行政部门的两大重要职能,这要求我们应在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在下属机构提升服务、适度放权。
五个并重即“立法与执法并重,监管与服务并重,网下与网上并重,国内与国际并重,保护与发展并重”。这不仅是中国版权发展的具体方法、措施,更是中国版权发展的宏观政策、策略。
“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德恒大讲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北京德恒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湖北省知识产权研究会、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及武汉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协办,我校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彭学龙教授及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孙钢宏律师共同策划,它不仅是我校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优势项目,更是知识产权南湖论坛的经典品牌。从本期讲坛开始,著名知识产权网络宣传平台 “知产力”加盟德恒大讲坛,与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一起为德恒大讲坛的推广宣传做出努力。
此次论坛中,于慈珂司长以国际视角深入探析了中国版权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前沿问题,在场师生、知识产权工作者及知识产权爱好者获益匪浅。至此,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德恒大讲坛第五讲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郭超然
摄影:郭敏捷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