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论坛大会发言综述】2017’知识产权南湖论坛·新发展理念与知识产权法治现代化国际研讨会主论坛主题发言顺利进行
发布时间:2017-04-15 21:57:32

2017年4月15日,聚焦全新的知识产权社会热点的第14届南湖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新发展理念与知识产权法治现代化”为主题。会议吸引了国内外知识产权方面的众多专家学者至此充分交流思想,碰撞意见火花,期以收获丰硕的讨论成果。上午,暨开幕式之后,主论坛进行主题发言环节。东京大学副学长、日本知财学会渡部俊也会长,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张志成副司长,德国慕尼黑马普知识产权和创新研究所莱温斯基教授,文化部政策法规司王建华副司长,欧洲企业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欧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中心外方主任Antonie DINTRICH教授,以及超凡知识产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姜丹明常务副总裁受邀在此环节作了主题发言。会议由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熊焰院长主持。

             

论坛紧扣主题有条不紊地进行。针对我国知识产权的法治建设的政策构建和具体实施,三位国内专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入剖析。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张志成副司长逻辑清晰,条目明确地发表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进展”的主题演讲,从中央的日益重视、组织机制和政策体系建设、“严、大、快”保护趋势、注重创造质量、运营服务体系的构建、产业与区域创新发展、管理改革以及人才队伍壮大八个方面完整展现了现阶段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进展。张司长提出,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居世界第三,中兴通讯和华为占据头两把交椅,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量增长突出。最后,张司长对我国下一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规划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表示将会做到责任分解到部门,重点推进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应用,深化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的组织实施和保障。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建华指出,“十三五”开局之年,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研究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他提出以下四点需求:一、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在民事保护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主体不确定性,时间久远性,地域广泛性,其难以落入现有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范畴。因此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保护手段刻不容缓;二、大力提高国有文娱乐团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我国国有文娱乐团存在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较为薄弱、个别文化资源权属不明的现象,在相关知识产权纠纷中易处于弱势地位。亟需提高国有文娱乐团版权保护意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构建,为国有文娱乐团创作保驾护航;三、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当中的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如何最大程度利用好公共文化资源,使其普及千家万户是当前形势提出的新问题、新方向。寻求个人私益与文化共享的平衡机制,厘清国家与企业之间权利义务关系,需要知识产权界人士共同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四、加大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互联网环境下侵权成本低,举证难度大,维权成本高,倡导文化领域绿色发展,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是规制文化市场秩序的必然要求。坚持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多手段规制文化市场,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仍需社会各界砥砺而行。

              

姜丹明副总裁从准确理解新发展理念和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两个维度进行汇报。如何理解新发展理念,应牢牢把握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协调发展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整体布局,绿色是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该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姜副总裁认为创新知识产权法治建设的第一动力,协调是知识产权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开放是知识产权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在国际知识产权实践方面,远道而来的三位国外学者就相关热点问题展示了海外的最新动态。大数据时代,信息产品随之衍生,遍地开花,东京大学渡部俊也副学长结合其在知识产权研究和教学方面所做的工作,关注日本最新的焦点话题,全面详实地阐述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商业中的应用,以及其所带来的的技术变革。以矿业行业的采矿为例,由于大数据技术在采矿过程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集中论述了大数据如何利用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问题,强调并非所有的数据都会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此需要对数据的性质进行评判,并且必须平衡私人权益与社会利益。

             

深度链接、避风港制度素来受到中外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密切关注,莱温斯基教授介绍了欧盟法院初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欧盟法院判例,分析了在网络时代的新浪潮下,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规定问题,指出欧盟目前的法律环境下对此的规定并不清晰。莱温斯基教授针对这一问题给出具体建议,鉴于权利人之作用不可替代,义务方网络服务提供商作为平台和中介,应与权利人紧密合作,并佐以“欧莱雅诉ebay案”加以论证。另外,莱温斯基教授指出,目前网络公司日益强大,使得欧盟委员会难以使欧盟电子商务指令现代化。

              

Antoine DINTRICH教授以阐释创新内涵为出发点,指出当前企业创新力度不断加强、创新技术含量与成本不断提高,企业之间创新合作不断深化,不仅对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提出了新要求,还对企业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提出新目标。新目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培训企业高级管理层,从企业战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及时保护企业创新成果;培训企业中级经理人,从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和供应链各个方面全方位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训企业基层技术岗人员,通过开放式创新模式,了解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与企业培训三大新目标相对应,Antoine DINTRICH教授还以培训人员的视角提出培训专业化、认证可视化、技能适用全球化三大需求。最后,Antoine DINTRICH教授建议可以采用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方式进行企业培训,促进企业与高校创新合作,拓展企业培训范围。

             

新发展需充分落实创新、协调、开放三大理念,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方能激发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展现全新魅力。今日,群贤毕至,结合各国各研究领域对新发展理念与知识产权法治现代化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纷纷建言献策。至此,主论坛在热烈而有序的氛围中暂告一段落,会议的学术氛围逐渐浓厚,为今明两天各分论坛的进一步讨论进行了充分预热。

责任编辑:张宏 文育娟

摄影:赵燕飞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