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6日上午8时30分, 2017’知识产权南湖论坛·新发展理念与知识产权法治现代化国际研讨会分论坛三:“新发展理念与专利制度现代化”研讨会于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继续展开。三位海外学者和两位国内学者分别就各自在专利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展示。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刘旭霞教授和江苏大学唐恒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日的会议。
韩国的忠北大学法学院申惠恩教授以“韩国专利法引进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检讨”为主题探讨了韩国专利法引进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可行性。她开宗明义地指出韩国法上现存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民法实际补偿原则的一般规则在新技术时代会出现保护不足的问题,并就目前韩国专利法缺乏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现状阐释了引进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考虑到只有在平衡权利人和利用者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专利法的最终目的,申教授认为引进无赔偿额上限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可能导致副作用,因此有必要将上限定为如两倍或者三倍的增加赔偿制度引入韩国专利法。
韩国亚洲大学崔胜哲教授以“像素显示的专利分析”为主题展示了他在目前的前沿技术——像素显示的专利问题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崔教授指出,随着显微分析技术的成熟,电路配置能够被更精确地分析,这意味着辨明应用技术和专利权利要求的关联性将成为可能,因此未来势必会出现大量关于像素显示的专利诉讼。根据崔教授的研究,像素显示专利主要分布在补偿构成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漏电流等的特性变化的技术中。此外,在诸如功率补偿、像素自劣化补偿、高速驱动和电路简化的技术领域中也有所涉及。崔教授同时对以上各个技术领域的主要专利进行了分析,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其技术特征和解决方案。
美国托莱多大学Llew Gibbons教授以“美国商业秘密法的联邦化”为主题,指出过去在美国属于各个州商业秘密法的立法权如今逐渐呈现出联邦化的趋势,这不仅是因为商业秘密价值的增加,也源于盗用商业秘密的行为更加国际化和网络化。Gibbons教授分别介绍了作为联邦法的《美国统一商业秘密法》(以下简称“UTSA”)以及《2016保卫商业秘密法案》(以下简称“DTSA”)。在谈到UTSA时,Gibbons教授就其中对侵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以及相关条款进行了解读,同时运用了比较法分析了其与欧洲经济区(EEA)商业秘密立法的异同。另一方面,言及作为近年来美国最重要的知识产权立法的DTSA,Gibbons教授总结了其三大特征:首先,它允许商业秘密所有者在州以外拥有向联邦法院起诉的民事救济途径;第二,它具有广泛的预防措施;第三,它具有强力的民事制裁性。最后,Gibbons教授认为,考虑到UTSA的宗旨以及国会通过UTSA术语来定义DTSA下商业秘密的事实,最终州法院会尽可能遵循联邦法院的领导协调商业秘密法。
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霖教授发表了题为“知识产权质押:政府主导抑或市场导向”的演讲,通过有力的数据支撑,介绍了我国知产质押融资发展态势令人振奋,形成了值得共享的经验,例如政府的作用、各方参与、创新模式和由点及面展开等。与此同时,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知产质押融资出现“外热内冷”的现象,一方面知产质押增长势头好、“热”情高;而另一方面用于质押的知识产权占总量的比重却极小,质押成功率低。刘教授通过对美国市场导向型知识产权质押制度和日本政府主导型的知识产权质押制度的对比,提出政府推动是知产质押融资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化是知产质押融资发展的方向,风险化解释知产质押融资模式发展的关键。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欧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中心方曦副主任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知识产权评议方法和实践”的相关内容,指出项目的评议需求是部署专利、优化技术路线和制定专利战略。在评议方法方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项目评议方法的具体操作,即确定中文关键字(词)、确定分类号、确定竞争对手、技术拆解、制定检索策略。在实施内容方面,从技术、经济和法律的角度,筛选出和产品设计最为相关的重要专利,并针对重要专利技术进行解读。最后,方副主任分享了项目评议启示,主要包括降低研发成本,避免重复研究;跟踪竞争对手专利热点,实施外围专利战略;加大优势技术布局,提升企业核心创造力。
五位发言人的精彩发言使在场的嘉宾学者受益匪浅。随后,华东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肖海教授对发言内容进行了点评,肖教授对五位发言人的研究成果和治学态度表示赞许,同时对于各发言主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至此,2017’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分论坛三圆满落幕。
责任编辑:曾祥瑞 赵艳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