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2017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学术讲坛(四)
发布时间:2017-07-08 16:51:50

7月7日,2017全国知识产权暑期学校学程过半。本日,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报告厅迎来了两位重量级嘉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汉东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明德教授。在下午和晚间的授课中,两位教授分别以“知识产权面面观:本质、功能与价值”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中的几个问题”为主题进行了讲授,近一百五十名学员亲临现场近距离领略了学术大家的风范。

 

                

 

下午吴汉东教授的授课以“知识产权面面观:本质、功能与价值”为主题,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徐小奔老师主持。吴教授以介绍知识产权学科特点为开篇,系统阐释了知识产权法学科以民法学理论为基础、多元的知识要素为必要、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为导向的基本特点。在此前提下,吴教授呼应授课主题,从私权本质、政策功能、价值目标三个不同的维度宏观立体地剖析了知识产权这一复杂的概念。他认为,知识产权是私人、私有的权利,知识财产私权化是罗马法以来财产非物质化革命的结果,即使今天知识产权受到诸多限制也不能改变其私权的基本属性。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法律是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知识产权成本的支出低于未来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收益,我国目前选择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政策具有其必要性,在十八大“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指引下,我国正在实现从资本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型,知识产权政策功能正在逐步实现。最后,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需要转化才能产生价值,具体手段包括产业化、商品化以及资本化,我国可通过适当调整产业政策来促进知识产权的资产转化。

 

                

 

晚间李明德教授的授课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中的几个问题”为主题,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黄玉烨教授主持。李教授整场的讲授立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前提,他首先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和修订的历史概况出发,指出目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还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在考量修订对策时,厘清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知识产权法以及其他法律的关系至关重要。李教授对比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世界各国立法以及国际条约的差别,总结出我国现行立法对依样模仿行为以及形象权规定的缺失,新的修订案应予以回应。进一步地,他认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和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商业贿赂法、技术措施保护法划清界线,同时慎重适用一般条款。最后,李教授认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受德国竞争法理论影响较大,在修法时应拓宽国际视野,站在美、日、欧以及国际公约的高度,避免过分强调中国特色。

 

                 

                  

 

据悉,明日的暑期学校将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芮松艳审判长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老师带来有关著作权法和专利法方面的授课。

 

通讯:曾祥瑞

摄影:文育娟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