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平博士高端演讲,汉东教授顶级客串,职场领袖学界泰斗,共同演绎知产华章!”9月6日晚,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德恒大讲堂”在历时一年多的沉寂后终于翻开了新的篇章,迎来了第六讲的重量级嘉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宋柳平博士。作为通信领域龙头企业华为公司的资深法务官,宋副总裁以独到的视角就“华为知识产权创新与应用”的主题在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文泓楼报告厅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吴汉东教授、胡开忠教授、黄玉烨教授,北京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崔军博士作为嘉宾应邀出席。同时,宋博士的莅临还吸引了众多本校师生学者及校内外实务界人士,两个小时的讲座内容充实,互动热烈,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讲座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彭学龙教授主持。宋博士以华为20年从业者的视角,针对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的局面,分析了中国企业在专利战略中的困境,并提出加强我国司法保护的解决方案。正如吴汉东教授所总结道的,宋博士高水平、高人气、高附加值的演讲带来了华为公司作为世界一流企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最好经验,帮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知识产权跨学科的多重属性,以及知识产权运用和转化的关键作用。
宋博士的开篇极富时代精神,他指出,中国目前正处于重大的历史阶段,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不仅会面临西方公司所面临的所有一般性问题,还会面临在中国政治经济环境下的特殊问题,因此任重而道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企业在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企业应该认识到“资源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而不是盲目地“以中国为中心走向世界”。
宋博士不拘泥于企业微观视角,他回顾了知识产权制度在不同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下所起到的作用——从最开始保护本国公平竞争的环境,最终演变为国际贸易竞争工具和决定国际话语权的定价工具——概括来看都是服务于国家利益。从我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尽管建立了和西方形式相当的制度,却远未实现制度设计的目的。虽然客观条件上,我国既拥有媲美欧洲和北美的市场,同时也是世界制造中心,但囿于落后的观念,我国并不重视对知识产权的实质保护。
在宏观俯瞰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宋博士试图找出中国以及中国企业在其中所处的位置。他分析道,鉴于我国在专利覆盖下制造和销售的产品总量居于世界之首,我国的专利实际上具有国际上最高的内在价值;而另一方面,我国专利的现实价值却非常低,这是因为专利的市场定价最终由法院的判赔额决定,而我国由于不重视对知识产权实质保护最终导致法院对知识产权诉讼的判赔额过低。这种实际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巨大落差导致中国的专利无法给企业带来利润,是中国企业在专利战略上面临的重大困境。
对于这种的困境,宋博士站在企业的角度,强调知识产权应服务于企业的整体战略,且最终目的是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因此知识产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经济问题,申请专利的初衷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鉴于此,当下我国提高法院的判赔额尤为重要,进一步地,需要规范诉讼中“损失”的计算方法,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即更多的考虑实际损失而非简单的账面利润。宋博士认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不仅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企业“活下去”的根本,提高我国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水平刻不容缓。
据悉,“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德恒大讲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北京德恒公益基金会携手创办,秉持“理论厚实、品味高雅、话题新颖、视野广阔、形式多样、紧扣实际”的理念,以邀请国内外知识产权理论界和实务界知名专家学者登台论道的形式,旨在培养高端型、应用型、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通讯:曾祥瑞
摄影:赵燕飞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