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2017年全国文化法治联络员培训班顺利开展(中)
发布时间:2017-09-27 14:01:48

9月26日,全国文化法治联络员培训班按照既定课程顺利进行。本日的培训课程分别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卢现祥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曹新明教授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刘洋处长讲授。

 

卢现祥教授

我校经济学院卢现祥教授以《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为主题开始了上午的课程。卢教授在本次培训课程中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环境和实现创新发展的应然路径。他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呈下行趋势的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他认为世界经济的强弱周期性对中国经济有很大作用,中国经济对世界贸易和投资的敏感性大于美国,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贸易保护主义并未消失,并出现了反全球化的现象。在结构性因素方面,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人口结构出现问题,“未富先老”问题日益突出,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加剧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下行趋势。在分析了上述问题之后,卢教授提出几点建议,他认为资本来源影像资本的使用效果,我国应改变一味由财政拨款来促进科技创新的方略,发挥民间出资对创新的主导作用,要产业竞争,不要产业垄断,努力做到产业升级,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曹新明教授

在下午的培训课程中,我校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曹新明教授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效果分析》为题向学员进行讲解。结合中国文化和世界发展趋势,曹新明教授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对树立中国形象、提升中国软实力和增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而影响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的因素多种多样,因而“走出去”需要有所选择,即应当向世界展示出体现中国文化正能量的元素、摒弃负面元素。同时,曹新明教授列举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所涉要素,并从实施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评估意义逐一分析,并认为应当将这五个方面的要素予以综合评估,以便确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效果。

 

刘洋处长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刘洋处长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他认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面临着新形势:第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是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要,知识产权成为优化我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第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是适应国际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际化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之道;第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讲座最后,刘洋处长指出了我国目前知识产权建设中的几个问题: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严格,侵权立法赔偿额度不高;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在知识产权贸易中,我国知识产权许可逆差大,发展与追赶空间很大;知识产权国际布局少,产业国际化发展风险高;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运用不足等问题。刘洋处长的讲座结合实际,引人思考。

 

 

在本日培训课程的最后,江苏省文化厅政策法规处曹蕾处长、湖南省文化厅政策法规处向才平处长代表2017年文化法治联络员培训班的学员分别发言。他们首先对本次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和授课老师们表示感谢,认为在这两天的课程中收获良多,本次培训也能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难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同时,他们还分别结合自己的实务工作经历对今后文化法治活动的组织开展提出建议。

 

阎平处长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法制处阎平处长作总结性发言。他针对本次培训课程的意义和目标,向参加本次培训的一线文化法治工作者们呼吁:通过本次培训活动,要深刻理解培训课程的精神和内容、明确今后文化法治活动的努力方向、提高自身文化法治素养,形成合力,共同创造全国文化法治良好氛围。同时,阎平处长还对后续活动做出安排。至此,全国文化法治联络员培训班的课程培训环节圆满结束。

 

通讯:王   维

摄影:刘云开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