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中心承办江苏省工商局商标品牌战略培训班(二)
发布时间:2017-10-17 11:20:02

开班典礼结束后,培训班正式进入授课环节。10月16日的课程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吴汉东教授和中心彭学龙教授讲授。

 

吴汉东教授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吴汉东教授以“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为主题为在场学员进行讲座。吴汉东教授从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的“基本判断”、“基本态势”和“基本方略”等三个方面为学员进行了全面讲解。在“基本判断”,他认为,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创新发展,创新发展的核心制度是知识产权。随后吴教授重点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他指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现状,并向学员阐述了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其中,发展战略目标分为三步:第一步,2025年进入制造业强国行列;第二步,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制造强国中等水平;第三步,2049年综合实力进入到制造强国行列。同时实现以上目标应当做到“三个转变”:第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第二,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第三,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之后,吴汉东教授重点探讨了专利技术和知名品牌在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核心专利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核心”,标准专利是世界领袖地位的“王冠”,国际专利是产业国际竞争的“利器”对于知名品牌吴汉东教授认为其是企业发展的“刚需”,是国家形象的“名片”,是国际贸易的“绿卡”。因而,中国要发展制造业,不能忽视专利技术和知名品牌的作用。最后吴汉东教授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三条“基本方略”,即全球化竞争战略、产业化发展战略和一体化经营战略。吴汉东教授的授课内容充实、逻辑严密,大家风范令培训班学员叹。课后,学员们还就其关心的问题积极向吴汉东教授请教。

 

彭学龙教授

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学龙教授为培训班学员讲授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品牌战略”课程。彭学龙教授从品牌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制造”的光荣和失落、“中国制造”的整体品牌形象、“中国制造与企业品牌战略”、总结和展望等五个方面进行讲授。他首先从“中国制造”的国际和国内语境分析了消费者对“中国制造”认知的转变,认为目前中国的整体品牌形象在不断提升。紧接着,彭学龙教授阐释了商标的功能及其保障制度,认为在商标确权制度中应当把握“显著性”这一核心,而在商标侵权制度中应当注重防止商标混淆与淡化。随后,彭学龙教授结合《中国制造2025》规划,分析了当前“中国制造”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应当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在谈及“中国制造”与企业品牌战略时,彭学龙教授认为中国企业应当把握外交大势进行国际化营销,在内在方面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以提升品牌美誉;要注重研发、采购、制造和营销等环节的国际化需求,妥善处理代工与自创品牌的关系;应当谨慎并购境外品牌、并适时在目标国寻求注册商标;此外,还应当遵循品牌命名的诸要素,并运用当地语言,讲好“品牌故事”。最后,彭学龙教授总结道:建设制造强国,离不开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绕不过品牌经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促成品牌超越;善于品牌经营,才能尽收创新红利。可以说,创新与品牌是助推中国制造腾飞的两翼,创新本属品牌经营题中之义,而实施品牌战略才是中国制造终极的制胜之道。

至此,江苏省工商局商标战略培训班首日培训课程圆满结束。

 

 

通讯:王   维

摄影:刘云开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