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中心承办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军人才集中研修班(三)
发布时间:2017-11-09 22:05:48

11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军人才集中研修班进行了第三天的课程。上午的培训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曹新明教授讲授,下午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卢现祥教授讲授。

 

 

上午曹教授的授课围绕着“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挑战与应对”这一主题展开。

曹教授指出,我国正在进入新时代,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说,这是一个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向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是以科技革命、技术创新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时代,是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的新时代。曹教授向学员们介绍了十九大报告关于人工智能的论述和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新时代人工智能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要。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其对法律制度的挑战也日益严峻。曹教授以沙特公民AI索菲亚为例向学员们作了具体阐述。他认为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挑战主要包括:竞技方面的挑战、知识性认知的挑战、简单劳动的替代、伦理的挑战和法律的挑战。曹教授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法律的挑战:人工智能产生的问题现有法律能否应对或通过适当修改后能否应对?应当制定法律对人工智能研究开发给予限制吗?限制的边界在何处?应当专门针对人工智能制定法律吗?法律应当将人工智能如何定位?

曹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具有生成物的功能,对著作权制度产生了若干新问题,如: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为作品?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利归属?之后他提出了应对人工智能的措施:设置人工智能研究开发边界,只能为特定目的而开发出特定用途的人工智能;设置伦理边界,人工智能不得与人类缔结婚姻和生育子女;设置行为边界,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人类行使管理人类的活动,不得对人类造成任何伤害;设置综合边界,为了维护人类尊严,人工智能只能服务于人类,始终作为人类支配的辅助性工具。人工智能研究开发者的研发活动必须受制于法律,不得研发出超越上述边界的人工智能,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曹老师的授课生动有趣,课程内容切合当下讨论热点和科技发展潮流,并结合十九大报告,深入浅出,学员们获益良多。

 

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卢现祥教授围绕十九大报告中的经济部分,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科学分析经济形势”为题进行了讲座。

卢现祥教授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六大经济发展理念,卢教授围绕此六方面的内容,提出了本次讲座的两大问题:一是经济下行的周期性、结构性、制度因素;二是经济结构转型,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的转变。

对于经济下行的影响因素,分为三方面:首先是周期性因素,世界经济的强弱对中国经济有很大的作用,中国经济对世界贸易和投资的敏感性很大,总出口总进口占GDP比重大约比美国高一倍;其次是三大结构性因素,分别是劳动成本的快速上升、计划生育政策造成自2012年开始劳动年龄的人口增长率变为负值、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最后是制度层面因素,中国经济传统的三大增长动力都已经消失或消退,房地产、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

对于经济结构转型,卢教授谈到,在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转型的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结构失衡即供需结构错配,产能过剩,与美国、日本、德国的制造业存在差距等。针对这些问题,卢教授从汽车、芯片、机器人、电动汽车、高科技这五大产业分别列举实例进行说明,并指出产业升级的方式是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

结尾,卢教授强调要认真领会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争取早日实现由中等收入国家变为高收入国家,由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后的陈词掷地有声,赢得在座学员的鼓掌赞许,之后大家就相关疑问向卢教授交流请教,收获颇丰。

至此,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军人才集中研修班第三天的课程和活动圆满结束。

 

通讯:王 维

摄影:徐瑛晗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