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中心主办2017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与创新创业培训班(二)
发布时间:2017-11-24 12:15:47

开班仪式过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与创新创业培训班的课程正式开始。1123号的课程分别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邓汉慧教授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曹新明教授进行讲述。

 

上午的培训课程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邓汉慧教授讲述。她以“创业机会与评价”为题,向学员们介绍了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并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点评。“我很少看到机会,往往在我看到机会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是机会了”,邓汉慧教授表示,创业机会是大学生开始创新事业的“窗口”,对于一个创新项目的成败具有关键意义。从学术的角度来讲,创业机会是可以为购买者或使用者创造或者增加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它具有吸引力、持久性和适时性;创业机会是可以引入新产品、新服务、新原材料和新组织的方式,并能以高于成本价出售的情况;创业机会是一种新的“目的——手段”关系,它能为经济活动引入新产品、新服务、新原材料、新市场和新组织方式。一个好的创业机会能够体现真实的需求、并且能够收回投资,还能为创业者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进一步帮助创业者开创市场。随着课程内容的循序渐进,邓教授还为学员们介绍了几款由MBA学院学生自己研发设计的APP,例如“忆年”、“恋爱日记”等,并呼吁学员们对这些APP给予大力支持。邓教授强调,创业机会对于创业者而言,就是黑暗里的微光,只有真正的创业者才拥有在最黑暗是发现微光,并敢于跟随微光前进的勇气。她认为,大学生创业失败不可耻,相反,它应当成为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笔重要财富。最后,邓教授告诫大学生在构建和发现创业机会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目标群体,要学会整合有价值的资源,并且正确识别创业机会的价值。

 

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曹新明教授围绕着“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这一主题进行讲授。

首先,曹教授分析了新时代与创新创业的背景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包括: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强有力支撑。新时代是全面激励创新的时代。曹教授指出:过去几年里,在创新方针指引下,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创造了新四大发明:移动支付、网络购物、共享单车、高速列车。

新时代的创业,是人工智能时代。曹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典型标志包括:20171030日,沙特宣布接受人工智能机器人索菲亚为沙特公民;微软人工智能小冰创作诗集《太阳失了玻璃窗》;人工智能阿尔法狗等在围棋竞技中战胜人类顶尖棋手,人工智能替代人类从事重复简单性或者危险性、高难度、大数据计算等工作事务。

随后,曹教授举了三个案例说明:如何检视创业能力。并附有选择让学员作答,分别是:1.有人从超市拿走一个面包,来测试学员是否具有同情心;2.北京庆丰包子和山东庆丰餐饮,测试学员们是否能够勇于维权;3.关于专利蟑螂的看法。这些例子生动有趣,将全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曹老师讲到:创业,由知识产权开始。从发现商机开始,再以实际行动付诸实施,由此获利而实现价值。当今时代,依托知识产权开始创业,走向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一些行业如:报纸、期刊、书籍等纸媒、银行柜员、电视终端产品、经纪人、中介机构等逐渐走向衰落的同时,一些行业也日益繁荣,如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健康养老、新能源等。

在曹教授看来,创业之要素包括:灵感、视角、思维、环境、运气、知识产权等。比尔·盖茨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运用智慧和知识、眼光长远、具有胆量和勇气、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诚信经营、十分具有决断力。

我们要用知识产权保护创业。在创业之初,以知识产权为抓手;在创业之中,以知识产权为武器;创业之路上以知识产权为保护神。因此,曹老师指出:我们要不断创新,以保持最新最优的产品或服务;要充分实施运用;还要有效保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还要规范管理,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

至此,中心主办2017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与创新创业培训班第一天的课程圆满结束!

 

通讯:刘玲玲 刘礼歌

摄影:刘礼歌 刘玲玲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