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的课程分别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副主任朱宁老师和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黄玉烨教授讲授。
上午的课程由审协湖北中心副主任朱宁老师讲授。他以“专利与创新创业”为题,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专利实施现状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在前序中,朱老师以中国专利法的制定与颁布、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成立过程与职能引出了本次授课内容。之后进入讲座正题,分为四部分内容,分别是:我国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专利的价值、企业知识产权风险之路、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措施。在第一部分中,朱老师详细的列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的重要讲话,国务院、相关部委、湖北省、武汉市各层级的创新创业战略政策。图表与案例相结合的讲授方式,直观生动的展示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最新进展;在第二部分专利的价值中,朱老师指出,“专利、品牌、技术等都属于全球价值链中的无形资本,知识产权是企业维持无形资本竞争优势的手段”;第三部分讲了企业知识产权风险之路,企业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合作风险等,朱老师通过列举企业因知识产权问题导致IPO受阻的案例,形象地阐明了国内IPO对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最后是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措施,朱老师列举了“九阳豆浆机”、“片仔癀牙膏”、“柯达”等企业知识产权经典案例,分析了不同企业的独特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强调了技术秘密与专利保护的重要性。
朱宁老师的讲授引人入胜,政策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引发大家的联想与思考,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下午黄玉烨教授以“知识产权创业中的法律风险控制”为主题进行了授课。
黄教授首先强调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她指出,知识产权是提升初创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但凡知识产权大国,必定是知识产权强国,知识产权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国家也将知识产权放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黄教授重点介绍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风险控制问题。她认为,企业应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其中常见的管理模式包括专职管理、兼职管理和外委管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模式。企业应完善保密制度,制定保密规章,与员工签订保密和禁止竞业合同,对信息、设施、场所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要特别注意人才流动中的商业秘密保护。企业需建立缜密的合同审查制度,注重对委托创造合同、产品采购合同、知识产权转让合同、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审查,妥善保存知识产权信息,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另外,企业应做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确认知识产权权属关系和权利内容有无瑕疵及法律问题,确认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度、对业务发展可能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企业在尽职调查中应确定特定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对其实际控制程度,查清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潜在的责任风险,被收购方应防范并购无法实现时商业秘密被泄露的风险。最后,黄教授为学员们讲授了知识产权诉讼应对机制,分别讲解了原告的策略和被告的策略。黄教授的授课生动有趣,案例内容丰富,切合主题,学员们受益匪浅。
至此,2017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与创新创业培训班顺利结束。
通讯:徐瑛晗 王 维
摄影:徐瑛晗 王 维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