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2018’知识产权南湖论坛——新时代科技革命与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分论坛一:“科技创新与专利策略”讨论于重庆融汇丽笙酒店继续举行。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专利策略的发展趋势。武汉大学教授、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宁立志教授与西北政法大学杨巧教授共同主持会议,黑龙江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斌教授与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新疆大学法学院邓社民担任评议人。共有五位专家学者分别就各自在知识产权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展示。
西南交通大学陈家宏教授就“基于新利益平衡说的职务发明制度再改革研究”作主题发言。陈教授指出,我国的职务发明制度是知识产权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的制度支点。改革要基于协同鼓励创造与促进转化的理论基础——“新利益平衡说”,明晰权利归属、权能行使、权益分享的位阶,遵循雇佣与创造、风险与收益、归属与行使、权利分享与实现相协同的规则。陈教授对职务发明制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并一针见血的点明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报酬权”的归属。
中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何炼红教授的发言主题是“我国知识产权法治体系的建设——以《知识产权基本法》为进路”。何教授介绍了《知识产权基本法》制定的背景、历史选择、制定的意义和必要性。知识产权公共政策面临制度化的需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进入了体系化阶段。讲到日、韩知识产权基本法的借鉴与启示时,何教授强调其主要意义不在于在知识产权制度具体规则方面进行创新,而是为知识产权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推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作为两国实施国家基本政策的法律,其改变了行政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的各行其是的消极涣散局面。对于我国《知识产权基本法》的性质,应该定位为一部以“私法为主,公法为辅”的混合法。制定宜通过“先中央政策统筹,后地方立法推进,再国家统一立法”的步骤,分阶段推动《知识产权基本法》的出台。
重庆知识产权局法律事务处王虎处长则从司法实务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战兴产业专利政策的创新与完善。王处长清晰地提出了“四化”政策,即创新成果产权化、专利技术产业化、专利技术贸易化与产业竞争有序化。针对全国各地出现的新颖的专利维权与保护方式,先进的专利审查程序,合理高效的管理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有助于准确把握专利司法实务的最新实践。针对知识产权信用的“红黑名单制度”,王处长讲到基本做法是将违法主体的信息纳入政府信息共享平台,纳入红名单的考虑政策优先支持,纳入黑名单的政策支持一票否决。王处长来自司法实务的一线经验与切身体会,对引导战兴产业专利政策的进一步研究与完善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李健副教授讲述了越南知识产权法写入民法典的历程。李健副教授介绍,《越南民法典》经历了全面纳入知识产权法,民法典中知识产权法独立成编与知识产权法典并存、去除知识产权编三个历史阶段;针对《越南民法典》删去知识产权法部分,李教授指出其原因主要包括《越南民法典》制定的经济基础不够牢固、社会的变革因素的增加以及知识产权法自身特点的影响。当前,我国学者关于知识产权“入典”的意见主要包括反对“入典”、链接式、纳入式与糅合式“入典”四种,李健副教授认为,越南知识产权法“入典”的历程对我国有一定的启示,即要对民法典的“典”具备正确的认识,同时保持知识产权“入典”的理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詹映副教授的发言主题是“美国301调查的走向与对策分析”。如今中美贸易战形势不容乐观,但发生贸易战的可能性很低,此次301调查不同往常,原因主要有逆全球化在全球兴起、美国转向了单边主义和保守主、特朗普及其主要幕僚对华态度强硬、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出现变化等。此次的301调查报告的未查先判意味明显,知识产权只是借口。詹映副教授提出了我国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坚持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或双边谈判解决,坚决反对美国单边主义做法;化危为机,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和产业保护政策;低调务实发展,减少外界担忧,消除战略误解等。
随后,黑龙江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斌教授与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新疆大学法学院邓社民副院长对五位发言人的研究报告进行精彩的点评并对各发言主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至此,2018’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分论坛一圆满落幕。
通讯:徐瑛晗、胡雨
来源:中南大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