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中心领导出席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2018年度工作会议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学类)主任联席会议
发布时间:2018-08-06 11:13:51

8月2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主办,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和西北政法大学共同承办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2018年度工作会议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学类)主任联席会议”以及“弘扬中华法律文化 推进新时代法治建设——中国法学四十年”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中心名誉主任吴汉东教授、中心主任曹新明教授出席会议。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学类)主任、相关高校主管科研工作的校领导和部处负责人以及部分特邀学者等70余人参加会议。

 

8月2日上午九点,会议正式开幕。开幕式结束后,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2018年度工作会议全体会议在张文显教授的主持下顺利召开。法学学部委员吴汉东教授受托作了法学学部2017-2018年度工作报告,对法学学部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法学学部委员发言阶段,教育部法学学部委员吴汉东教授对法学学部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知识产权学科在2017年度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凝练总结。吴汉东教授认为,现阶段中国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有了明显提升,我国已经塑造出了良好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知识产权法律政策日益完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更加规范,知识产权司法体制改革更加深入,通过大保护、严保护和强保护方式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倡导知识产权文化和建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

 

8月2日下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联席会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学类)主任联席会议分别举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学类)主任联席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曹新明教授代表中心从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社会服务和信息建设等六个方面介绍了中心2017年的主要工作。中心在2017年出版学术专著、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举办了知识产权南湖论坛新发展理念与知识产权法治现代化国际研讨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广播组织公约》研究会、美国对华“301调查”研讨会等学术研讨会,吴汉东教授应邀参加“博鳌论坛”并作主题发言,出席中非知识产权制度和政策高级研讨会与2017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中心代表团参加中日“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协力推进”项目研讨会,曹新明等教授出席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17年会,中心还举办了2017年全国研究生知识产权暑期学校等多个培训班,完成研究报告10余份,编写2期《国际版权动态》、10期《知识产权信息速递》和12期《知识产权南湖快讯》,举办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德恒大讲堂”等多期学术讲座。会上,举行了承办基地代表交接仪式。中心主任曹新明教授代表下届承办基地进行了致辞。

8月3日上午,“弘扬中华法律文化 推进新时代法治建设——中国法学四十年”学术研讨会召开,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院长朱勇教授主持。曹新明教授就我国40年的知识产权法学发展作了专题发言。曹新明教授认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经过40年的建设,我国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设、学术体系建设和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知识产权法学建设发展的成绩可以概括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和从优到特的三步跨越。具体表现为:我国已经创建了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相一致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设立了具有高水平高效率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体系,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条约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最具显示度的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知识产权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温家宝提出“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的判断,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结论。由此形成一条关于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创新的递进理论,指导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向前发展。尤其值得高兴的是,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学位培养体系,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迅速提升,为我国成为知识产权大国增添了足够的动力,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