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吴汉东教授参加2019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
发布时间:2019-04-30 21:22:32

 

4月26日,时值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版权局在京举办以“守正创新:新时代网络版权严格保护与产业发展”为主题的2019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会上,国家版权局与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剑网2019”专项行动,将针对媒体融合发展、院线电影、流媒体、图片市场等重点领域开展版权专项整治,这也是连续开展的第15次“剑网”专项行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高锐为大会发来祝贺视频。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在会上作了主旨演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吴汉东受邀出席大会主论坛并发表讲话。出席本次大会主论坛的嘉宾还有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知名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北京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副部长刘洪波,人民网副总裁唐维红,百度集团副总裁梁志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知识产权研究院负责人孙军工,腾讯集团法务副总裁江波,哔哩哔哩董事长陈睿,上海冠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冠勇等他们在会上就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等相关问题分享了经验。

吴汉东教授发表了题为营造良好法制、政策、市场和文化环境”的主旨演讲。吴汉东教授4个关键词表达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即基本态势、国际动向、中国经验、学者建议。

第一是基本态势。互联网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形态及产业格局。从20年前的互联网,到后来的“互联网+”,再到现在的“人工智能+”,它成为了经济的新引擎。

第二是国际基本动向。发达国家正在通过法律政策的创新来推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无论是美国2018年9月公布的《音乐现代化法案》,还是欧盟2016年颁布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以及今年通过的《版权指令》,都释放了很重要的信号,就是对跨国互联网公司增加版税。国际动向告诉我们,发达国家、文化强国、版权强国正在抢占互联网高地。

第三是中国经验。中国作为互联网产业大国,在过去既彰显了制度优势,又表现了产业特色。在全球版权治理体系当中,中国提供了独特的制度产品。我国实行的行政执法和司法双轨制,特别是连续开展的“剑网”专项行动,为净化版权环境贡献良多。此外,我国先后在杭州、广州、成都、北京成立了互联网法院,为全球互联网司法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样板。

第四是学者建议。互联网产业发展理所当然是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迫切需要改变的文化环境。

本届大会采取“1+5”的模式,除主论坛外,还设置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版权保护与运用、院线电影网络版权保护、版权保护的新技术挑战与应对3个专题分会和网络版权+体育产业的多维探索、短视频版权生态发展与创新2个配套活动,力求从不同视角探讨新时代网络版权保护与产业发展如何做到守正创新。来自版权行政主管部门、司法部门及互联网企业、权利人代表等通过论坛这一平台,相互交流,并分享了各自探寻网络版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来源:国家版权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