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2019年全国研究生知识产权暑期学校学术论坛(一)
发布时间:2019-07-02 22:46:11

开班典礼结束后,进入学术讲座环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田力普教授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名誉主任吴汉东教授、北京君策知识产权发展中心主任汪泽分别开展了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知识产权认知的私法观、历史观、大局观”、“商标混淆可能性的判断”的主题授课。知识产权学院彭学龙教授和徐小奔老师分别担任主持人。

田力普教授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为主题开始了本次暑期学校的首次课程讲授。本次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田力普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知识产权40年以来的发展背景以及发展现状,指出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上第一次出现了知识产权这个词,在其后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党代会的报告都有知识产权的表述,而且每一届的表述都很有针对性。到了2005年,出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一个苗头,大量的知识产权申请开始被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提交上来。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纲要的制定从2005年开始启动,一直到2008年颁布,三年多的时间,很艰难的才把它制定出来。第二部分,田力普教授指出我国目前虽然知识产权申请量位居世界首位,但科技创新力还存在不足,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制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2.0版本,将在2008年版本的基础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最后,田力普教授对我国知识产权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我国知识产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选择这个领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勉励学员们撸起袖子,现在好好学,以后好好干。

 

中场休息过后,吴汉东教授以“知识产权认知的私法观、历史观、大局观”为主题开始了上午的第二场授课。吴汉东教授首先对知识产权认知的私法观进行了阐释,指出2018年通过的《民法总则》第123条,对知识产权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这是知识产权的一个司法归位,也是我们研究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学术立场。关于知识产权认知的历史观,吴汉东教授首先指出知识产权制度是财产非物质化革命的产物,从罗马私法到近代民法,所谓的财产权制度保护的就是有形的动产和不动产。知识产权制度出现以后,在整个财产权领域就发生了一个变化,不仅保护有形的财产,也保护无形的知识财产。关于知识产权认知的大局观,吴汉东教授首先总结了西方国家知识产权制度运作的经验谋略,对实用主义态度、公共政策立场和发展战略选择的等概念进行解读。此外,吴汉东教授还为学员们系统的讲授了中国知识产权战略定位与战略重点。最后,吴汉东教授提出:中美贸易战是一个契机,中国必须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加深入的市场机制改革,更加有效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课程讲授完毕后,学员们踊跃地向吴汉东教授进行了提问,吴汉东教授为提问的学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早上的课程圆满结束。

 

下午,暑期学校的第三场课程由北京君策知识产权发展中心主任汪泽博士讲授,本次的课程主题为“商标混淆可能性的判断”。汪泽主任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商标近似,商标近似与混淆可能性的关系。关于商品类似的判定,汪泽主任从行政解释、司法解释进行了解读,认为类似商品的判定应从普通消费者对商品本身属性的认识为原则,具体的判断标准可参考《审理标准》、北高《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审理指南》。汪泽主任通过例举“啄木鸟”商标案、“GAP”商标案以及“宣酒特贡”商标案的判决情况,提出商标混淆判定的三大原则:普通消费者施以普通注意力原则、整体观察和比较主要部分相结合原则、隔离观察原则。此外,汪泽主任还对商标的种类进行区分,通过知名度的不同来认定商标的强弱,不同的商标价值也不同。关于恶意与混淆可能性的判定,汪泽主任提出了恶意判定的四个因素,并对恶意与混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汪泽主任讲授了商标法的价值取向:防止混淆误认、制止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至此,2019年全国研究生知识产权暑期学校第一天的课程圆满结束。

通讯:王明月 钟兴旺(暑期学校第一小组)

摄影:王明月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