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2019年全国研究生知识产权暑期学校学术论坛(三)
发布时间:2019-07-04 22:01:35

201974日,2019年全国研究生知识产权暑期学校顺利进行到第三天。在今天上午的学术讲座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学龙教授以作为商业标志的作品名称保护为主题在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报告厅授课。知识产权学院徐小奔老师担任主持人。

 

在授课中,彭学龙教授聚焦具体商标案例,为在场研究生细心讲解商标业标志的论证方法以及论证过程。整个讲座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中,彭教授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分享了他的求学经历,对在座的学子们指出学术的求学路径。彭教授指出:做学问脚踏实地,关注基础领域,如今商业标志领域涌现许多商标混淆现象,在文化领域改革日渐深入的今天,商标因其商业价值愈加受到重视,对于商标的消费也是因其社会作用,越有影响力的商标其社会价值越大,我们所追逐的也是对商标社会价值的消费。此外,彭教授强调基础领域的研究依旧是最重要的,当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自然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细分地带,并进行深入研究。

 

在第二部分中,彭学龙教授对作品名称的定义和法律定位作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以“非诚勿扰”侵权案和ipad侵权案为例,详细介绍了商标的功能。彭教授指出商标的价值源于其社会定位,首先,情感类、法治类节目会通过不同的节目名称明确其节目题材类型。其次,商标所具有的标识和区分特定作品功能,可以区别不同节目。此外,在一定程度上,节目名称也具备商标的作用,但不能认为其就是商标,对商标的理解依旧要从其目的出发。彭教授指出,任何能够起到标识和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都可以申请商标。彭教授主张商标具备符号意义,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相同的商标具有不同的认知,而符号是同学们学习和理解商标的切入点。在讲座最后,彭教授指出,各种权利既有边界又有交叉,希望各位同学可以在知识产权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法学研究的有趣性。

 

通讯:王佳辉、吴爽

摄影:张先雨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