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吴汉东教授、胡开忠教授就《马拉喀什条约》接受央视采访
发布时间:2022-02-17 18:47:00

2141830分,CCTV-4中文国际频道《深度国际》播出特别节目《向光而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吴汉东教授、胡开忠教授就《马拉喀什条约》接受采访。

在中国,视力残疾人总量为1721万,每80余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位视力残疾人。对他们而言,欣赏作品和接受教育的最有效方式,是将作品制作成盲文版、大字号版、有声读物或电子版等无障碍格式。随着时代进步和多层次需求的出现,大字图书、有声书、电子书、无障碍电影等新技术下的无障碍格式版本受到现行版权法的制约。胡开忠教授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于各个国家已经规定的现行法律中有关盲人使用作品的规定进行修改”。

此外,在缺乏国际条约的情况下,这些规定能否适用于外国作品也存在不确定性。胡开忠教授表示,“这不仅仅是中国问题,也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因为按照《世界人权宣言》《残疾人权利公约》来讲,不管是视障者、盲人,还是其他阅读障碍者,他们有权跟世界上其他正常人群一样获取知识、利用知识,所以有必要通过制定一个新的条约来把著作权限制的规定具体化,这也就是《马拉喀什条约》制定的一个前提。”

202225日,中方完成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批准书的手续,条约将于55日对中国正式生效。吴汉东教授指出,“《马拉喀什条约》的签署和生效、乃至于在中国的落地实施,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不仅是过去那种学习者和追随者,更是全球版权治理体系的参与者和建构者,中国正在发挥一个版权大国应有的作用。”

我国批准《马拉喀什条约》是中国版权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也是版权助力文化普惠、丰富阅读障碍者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起点。我国将以《马拉喀什条约》对中国生效为契机,不断完善版权保护体系,把版权对阅读障碍者的保护和支持落到实处,让版权对阅读障碍者的世界更有温度。

 

来源:CCTV-4《深度国际》

文字丨张政

编辑丨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