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6日—7日,中心邀请英国利兹大学法学院Graham Dutfield教授为中心硕博研究生在线授课。
Graham Dutfield是英国利兹大学法学院教授,曾担任日内瓦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研究员、牛津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客座教授,曾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波士顿大学和世界银行等多所著名机构发表演讲,被称为“传统知识和知识产权问题的世界知名专家”。本次讲座由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陈默老师主持,中心2021级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到场学习。
4月6日下午,Graham Dutfield教授以“知识产权、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展开讲授。Dutfield教授首先引用《人权发展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等文件,详细阐述了知识产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一步分析与这些目标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以及知识产权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制度功能。Dutfield教授结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宣言》《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等国际法律文书,重点围绕绿色技术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受知识产权保护和规制的技术范围、技术转让的主要手段、国际法律文书中的技术转让等内容展开讲解。Dutfield教授最后强调,知识产权制度可以用来协调技术发展需求和产业变革需求,我们不应忽视专利在促进发展减缓气候变化技术方面的作用。各国应精心设计本国知识产权制度,既要解决本土发展问题,又要重视国际合作问题。
4月7日上午,Dutfield教授以“版权保护与教育公平”为主题开展讲座。Dutfield教授认为知识产权在实现“确保公平的优质教育,推进全民化的终身教育”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因为,知识产权制度具备灵活性,公众可以利用相关制度通过互联网获取版权材料,同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及相关权利常务委员会正在积极促进立法,以便利阅读障碍者阅读受版权保护的作品。Dutfield教授指出,版权和相关权利具有助力儿童接受初等教育、帮助阅读障碍者更好地获得作品、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取已出版作品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版权的灵活性对公众获得公平教育权至关重要。为了响应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需求,应将教育公平作为版权法改革的重要方向。随后,其结合《伯尔尼公约》第10条第2款、《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第1款的规定,以及加拿大、印度版权法的相关规定与司法实践,为协调版权保护和实现教育公平之间的价值冲突提供参考。Dutfield教授最后指出,不能将扩大版权限制和例外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唯一途径,为了追求教育公平与正义,国际社会应当全面考虑版权因素和社会因素、扩展其他途径优化版权法相关制度,各国应对此达成共识。
4月7日下午,Dutfield教授围绕“传统文化表达、版权保护与文化繁荣”开展讲座。Dutfield教授首先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相关议题予以回顾,并提出版权具有灵活性特征,其与公共利益和公有领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其认为,版权保护制度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繁荣、创造地区财富而言发挥着重要功能。传统文化表达资源是世界文化领域的瑰宝,但目前的国际版权制度对传统文化表达的保护十分有限,这使得拥有丰富传统文化资源的中低收入国家难以通过版权制度发展其本土产业。随后,Dutfield教授回顾了国际社会在传统文化表达保护领域的努力,考察了传统文化表达的主要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文化表达在保护领域面临的被同化、滥用、消褪等威胁。Dutfield教授认为,版权制度是保护传统知识和文化表达的重要工具,但由于当前国际版权制度变革方面逐渐偏离传统文化表达保护领域,因此国际社会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应当呼吁寻求传统知识的专门保护,以保障其本土传统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增加地区公平发展的机会。
中心陈默老师、刘羚同学就知识产权与发展问题向Dutfield教授提问,Dutfield教授分别作出详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