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专家团队献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
发布时间:2021-10-29 10:50:00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是中央为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特制订的建设纲要。2019年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向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了一份25万字的研究报告,即是为这份建设纲要献上的一份来自中南大的专家意见。

“7个月,25万字”一项高强度的全局性研究

  2019年4月,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透露,我国正在制定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心詹映教授参加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研究动员会,领回了“知识产权保护专题”研究任务。中心的任务是针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进行研究。这是中心参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2020)》起草研究课题之后,再一次承担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研究课题。

  2019年5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启动面向2035年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的制定工作。与此同时,由中心名誉主任吴汉东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也开始行动起来。

  5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曹新明教授和詹映教授赴国家知识产权局参加了课题正式启动会,会后,大家迅速筹划和设计研究方案,邀请参与人员,组建起研究团队。在第一次研究动员会上,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团队将整个研究工作划分六个分专题,分别由吴汉东教授、曹新明教授、詹映教授、彭学龙教授、戚建刚教授和武汉大学宁立志教授担任分专题负责人,组建子课题组分头展开研究。

  随后的两个月,课题组成员们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中,专家们召开多次专题研讨会,进行海量文本研究并开展多次实地调研,资料组和秘书组为各专题研究提供着坚实保障。8月下旬,吴汉东教授、曹新明教授和詹映教授代表课题组到北京做中期汇报。根据中期汇报反馈意见,课题组专家们进一步开展研究,反复打磨建议文本的相关内容。

  11月21日,一本25万字厚厚的研究报告定稿,顺利提交给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办。报告提出了未来十五年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任务和目标,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形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六项重点措施和重点工程。

“要想到15年之后的事”一个高要求的前瞻性研究

  《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是中国面向新时代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纲领,也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8-2020)》的“升级版”,吴汉东教授习惯称它为“2.0版”。“这次的2.0版要管十五年,可以说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央对这项建设纲要要求非常高。”吴汉东教授说。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专家团队按照“高要求”的标准,紧扣中央治国理政最新精神开展保护专题的研究工作。如突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推动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多元共治以响应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

  据詹映教授介绍,为了确保研究的前瞻性,课题组积极关注和响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如在立法方面,强调立法的现代化,加快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立法;在司法保护中提出推动智慧法院建设,促进知识产权审判能力现代化;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上,提出建立海外知识产权护航机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课题组专家们坚持自己的独立研究和判断,力避人云亦云。基于多次实地调研的结果,他们客观地提出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立法、完善司法和优化执法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上意见和建议均已纳入建设纲要的文本之中。

  “这是一个时间短要求高的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直在强调前瞻性,学者们必须想到15年之后的事。我们看到的成果,有着非常简练而精致的文本,文本中看得出专家们在学术上的坚持,这种学术的坚持将对强国纲要带来更多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华在课题结题评审会上这样评价专家们的成果。

“2轮战略制定、3次五年规划起草、每年提交逾40万字的报告”一支高素质的专家团队

  中心作为知识产权研究智库,参与了两轮国家知识产权建设纲要的研究起草工作。此间,还参与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年度推进计划的拟定和商讨,以及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十年实施评估工作。

  2019年,在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知识产权保护专题研究报告的同时,中心的专家团队还完成了国家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的制定研究工作。这是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第三次承担国家知识产权五年规划的前期总体思路研究课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十二五”“十三五”到“十四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都对国家知识产权五年规划的制定提供了充分、严谨、高质量的前期研究支持。

  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在我校揭牌以来,已完成近30项基地专项课题研究,承担了20余项国家应急性研究任务,开展多项知识产权政策和立法咨询。中心詹映教授每年都会带领基地研究生团队编写10余期《知识产权信息速递》和12期《知识产权南湖快讯》递交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供32个成员部委领导参考。迄今已由联席办刊发了100余期《知识产权信息速递》,其中有近20期获得国知局领导批示,有10余期被国知局作为《工作动态》刊发。战略基地每年提交的各种研究报告和资料超过40万字,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撑。

  “忠于职守的思想境界,严谨治学的职业操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曹新明教授这样评价中心的专家团队。他希望老师们的学识和精神能够影响到研究中心的学生们,将这种治学精神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