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法律联盟主办,澳门科技大学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法律联盟2020年年会暨“知识产权澳门论坛”在澳门顺利举办。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部长级助理黄文军、处长级助理吕伟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综合事务厅厅长林文达,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法务局法律草拟厅厅长冯炳杰,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林志军、法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知识法律联盟理事长方泉出席会议,来自大湾区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及社会团体等4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其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吴汉东教授、彭学龙教授受邀出席会议。
吴汉东教授为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法律联盟理事长方泉教授和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法律联盟秘书长、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易在成副教授颁发了聘书,聘请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吴汉东教授还发表了题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变革与中国应对”的主题演讲。他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法律趋同化的日益明显,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也日益呈现出一体化、国际化的趋势,而这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具有普适性。吴汉东教授还强调在此背景下,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应致力于制度创新,对传统资源采用与现行知识产权制度有别的保护机制,避开倾覆知识产权制度根基的法律变动。
在会上,大湾区专家就“知识产权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实践”、“大湾区(澳门)知识产权产业、法律与政策”等3个专题进行交流发言。
其中,彭学龙教授分享了其对“知识产权制度理论”的研究心得。他从古籍整理产业出发,探讨了古籍注释、评论等研究成果、古籍图书版式设计、点校等是否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问题。彭教授表示如果古籍注释等研究成果具备独创性,自可作为演绎作品、汇编作品乃至独立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对于古籍图书版式设计,其出版者亦有权禁止他人进行完全或者基本相同的复制;而对于点校而言,为保护点校者的智力投入,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理论界致力于探索给予点校成果邻接权保护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