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云南省委宣传部版权主管部门的访学调研团队,由省新闻出版产业技术中心主任王成同志带队,莅临中南财经政法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深入开展调研交流活动,聚焦云南省版权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共同为推动云南省版权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云南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姚刚、云南成名广告文化产业园经营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承鸿、云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晓静、云南省新闻出版产业技术中心统计科负责人赵国平、云南教育信息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唐云、云南教育信息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罗永贤参与此次调研。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基地副主任、我中心胡开忠教授、付丽霞讲师出席了座谈会。
会议伊始,王成主任表达了对此次交流机会的高度重视和期待。他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访学,邀请胡开忠教授及团队为云南省版权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经验。胡开忠教授表示热烈欢迎云南省版权局的调研访学组来我中心调研,并感谢云南省版权局对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基地多年深耕的认可。
在研讨环节,姚刚副总经理详细分析了云南省出版行业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他认为版权管理与产业转化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无形资产开发利用不足,如何唤醒沉睡的“金山”,让无形资产焕发生机,成为亟待破解的关键难题。同时,非遗资源如何通过知识产权赋能区域经济发展,优化针对消费者与政府机构的版权服务,也成为交流探讨的重点。
对此,胡开忠教授围绕着版权资源转化这一核心议题予以回应。他指出,随着新技术浪潮的来袭,媒体传播生态革新换代,传统有形纸质出版模式面临瓶颈,产业版权转化成为破局关键。胡开忠教授提出三项建议,其一是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激发优秀作品的创作,通过设立产业园区,集中优势资源,给予创作活动人力物力支持,助力重点文创集团发展壮大;其二,版权主管部门应强化版权保护,严厉打击盗版行为,切实维护出版单位合法权益,护航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其三,出版集团亟需革新思维,主动适应版权使用形态与方式的全新变化。在发行纸质书的同时推出正版电子书,积极开发如APP和IP文创等衍生产品,全面拓宽版权资源开发的新路径。他建议出版集团应对版权资产展开全面清查梳理,加速推进作品电子化进程,搭建电子数据库妥善留存。
谈及版权交易中心构建,胡开忠教授提议,党委政府应主导搭建全链条、全国联网的版权交易中心,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同步健全版权登记、版权估值、版权质押等配套机制。同时,版权交易中心应设置调解部门,通过与仲裁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的协同合作,应对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法律争议,高效化解版权纠纷。
关于民间文艺版权资源的转化问题,胡开忠教授指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同,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是针对平等民事主体的私法保护,重点关注对精神权利的保护,并通过惠益分享制度以多种形式给予民间文艺利益相关方经济补偿。他随后强调,云南省在开展设点工作时应首先摸清所拥有的古老的民间文艺作品数量,构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数据库,进行备案登记并开发相关衍生产品,以促进云南省版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付丽霞老师针对版权交易中心具体搭建给出建议。她提出,要立足云南省文化产业独特优势,将版权产业与云南文旅紧密结合,还可以增设版权推广服务,提升版权交易效率。
吕承鸿董事长汇报了成名广告文化产业园区取得的成绩和发展历程,并分享了园区在开展版权工作时遇到的困难。他指出,在利用翡翠、紫陶、木雕等资源设计时尚产品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流程过长,难以及时为产品提供充分保护。此外,小微企业因受成本制约,未能有效推进数字传播进程,经营推广模式受限。对此,胡开忠教授逐一回应。他建议,相较于外观设计专利的长周期流程,可优先考虑对翡翠等产品进行版权登记,以提供更高效便捷的保护方式,同时降低成本。文化产业经营方面,应结合云南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以用户消费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实现优势资源转化,激发版权产业活力。
会议尾声,王成主任说道,此次调研为云南版权产业保护和发展拉开了序幕,希望未来将针对更多棘手问题与我中心持续交流,携手推动云南省版权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