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2025WIPO中国暑期学校 || Day10:“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研讨会、我国知识产权政策的演变及前沿议题讨论
发布时间:2025-07-05 23:31:00

(文字:冉汐 图片:陈怡)7月3日,WIPO中国暑期学校迎来第十日的课程。当日课程由国际研讨会、专家授课与小组讨论环节组成,形式丰富、内容前瞻,学员们积极参与,学习氛围浓厚。

1.jpg

上午,学员们集体前往湖北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参加科技创新与“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研讨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黄玉烨教授参会并发表演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彭学龙教授主持本次研讨会。

黄.jpg

彭.jpg

会上发布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研究》报告,展示了湖北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随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黄玉烨教授在内的多名国内外专家就数据权益的知识产权保护、日韩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与对策、美国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作品的合理使用、中国企业出海中的商标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风险、中国人工智能案件代理实务等前沿议题发表主题演讲。

2.jpg

下午的专家授课环节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何蓉老师主持。

3.jpg

己任律师事务所主任何菁为学员们带来题为《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政策的演变过程》的讲座。何菁主任以武汉的本土企业——长江存储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作为引入,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变迁、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建设、专利链接制度、商业秘密保护、我国科技转化法的发展、标准必要专利制度、惩罚性赔偿、短视频的著作权保护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我国知识产权政策发展的时间线。

何菁主任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强调知识产权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国家安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他指出,在AI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知识产权与创新的关系。在互动提问环节,学员们就我国《人工智能法》的展望与何菁主任展开交流。

基于专题讲座的前沿思考,课程特别设置了分组研讨环节,让学员们能够就知识产权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本次研讨环节共设置了四个专题,学员们被分为四个小组进行讨论。

4.jpg

专题一“AI数据训练的合理使用”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王小丽老师主持。在研讨过程中,学员们积极踊跃,各抒己见,围绕AI数据训练能否构成合理使用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有的学员从AI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现有的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分析了合理使用制度对于促进AI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也有学员从比较法视角切入,探讨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AI数据训练合理使用方面的法律规定,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加深了对AI数据训练合理使用问题的理解。

5.jpg

专题二“产业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主题研讨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明晨旭老师主持。老师与学员们围绕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全球布局策略、知识产权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的差异化影响等议题展开讨论。学员们积极分享观点,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同实践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通过研讨,学员们不仅加深了对知识产权战略重要性的理解,还就如何在不同发展阶段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工具增进了认识。

6.jpg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陈默老师的指导下,专题三的学员们围绕“国际背景下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版权保护”展开专题研讨。结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美国法院近日首次做出的人工智能训练行为构成合理使用的判决,以及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的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第一案判决,老师与学员们探讨了数据训练行为的法律定性、合理使用原则在AI时代的适用边界,并就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7.jpg

专题四“平行进口中的商标问题”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赵旭老师主持。他以“拉菲”诉“拉菲·庄园”侵权案为切入点,解析平行进口概念及国内争议焦点,即商标权国际用尽原则的适用分歧。在研讨中,师生指出当前司法实践存在的两大难题:一是裁判标准模糊不统一,二是国内用尽与国际用尽理论分歧显著。现场围绕“是否支持商标平行进口”展开热议,从美欧日司法实践对比等维度,为厘清理论争议与司法实践提供多元视角。

2025WIPO中国暑期学校最后一日课程圆满结束,通过国际研讨会、专家授课与小组讨论等多元形式,为学员们呈现了一场知识产权学术盛宴,交流研讨更是强化了学员们对知识产权前沿议题的深刻理解。在这十天的学习中,学员们不仅夯实了知识产权专业基础,更在跨文化交流与创新思维训练中实现了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