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2025WIPO中国暑期学校 || Day5:AIGC版权认定与欧盟平台责任研讨及专利审查实地研学
发布时间:2025-06-29 17:22:00

  627日,2025WIPO中国暑期学校进入第五天的学习日程。当日采取理论研讨+实地研学”的创新教学模式,为学员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上午课程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杨依楠博士主持

图片5.png 

在当日的首场专题学术讲座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黄玉烨教授围绕《人工智能文生图的独创性探讨》这一前沿议题作了深入阐述。黄玉烨教授系统梳理了我国版权侵权案件中的司法认定理论,并通过对中美两国司法政策的比较研究,深入阐释了两国在相关司法实践领域的核心分歧。针对当前理论界争议,黄玉烨教授对工具论”等观点进行了批判性分析,着重强调了自然人在创作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黄玉烨教授提出,提示词应归属于思想范畴,而非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她主张人工智能文生图成果本身不宜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同时提出了探索邻接权等替代性保护路径的建设性建议,为学员们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前瞻性的学术思考。

图片6.png 

随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吉多·韦斯特坎普教授作题为《欧盟平台版权侵权责任》的讲座。吉多·韦斯特坎普教授凭借其深厚的欧盟法研究功底,重点解析了《数字单一市场版权指令》(DSMD)第17条,以及与之配套的《数字服务法案》(DSA)相关条款。他深入探讨了该规则对传统避风港原则的突破,并就强制性上传过滤机制(Upload Filters)引发的争议进行了专业评析。通过对欧盟法院相关判例的梳理,吉多·韦斯特坎普教授系统阐释了欧盟在平台版权责任问题上的裁判思路。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吉多·韦斯特坎普教授着重介绍了德国独特的立法实践,强调其许可优先于过滤的核心原则,并详细解读了德国《版权服务提供者法》(UrhDAG)构建的以“最佳努力”获取许可、保障特定微量使用和用户申诉机制为核心的责任平衡体系。该讲座为学员们提供了理解欧盟平台版权责任制度的最新理论视角

图片7.png 

在学术交流环节,学员们围绕热点议题踊跃提问。黄玉烨教授与吉多·韦斯特坎普教授针对提问,结合典型案例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专业视角作出了系统而深刻的解答。现场学术互动活跃,充分展现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前沿思考与学术深度有效促进了学员们对相关法律问题的理论认知与理解。

图片8.png 

27日下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彭学龙教授、代高洁老师及杨依楠博士的带领下,全体学员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开展实地研学活动。活动伊始,湖北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梅热情接待了参访师生并致欢迎辞。

图片9.png 

在中心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学员们先后参观了中心园区及办公场所,系统了解了专利审查工作的全流程运作机制。在专题座谈会上,中心研究员李冬主持观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题宣传片,并围绕专利审查标准、实务操作等议题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此次实地参访活动通过现场观摩与专业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员们对专利审查工作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认识,有效拓展了知识产权实务视野,为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

图片12.png 

2025WIPO中国暑期学校第五日课程圆满落幕。本日课程通过专家学者的专题讲授与实地研学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地提升了学员在知识产权前沿领域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此次课程不仅深化了学员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最新发展趋势的认识,更有效拓展了学员的国际视野,增强了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