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下午,中心实务讲座在文泓楼111教室开展,邀请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王冬作为主讲人,以“高价值专利简介及专利从业路径交流”为题进行主题分享,围绕高价值专利识别、专利侵权判定、行业从业路径等核心内容展开,以丰富的案例和实操经验,为在场学子带来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知识盛宴。
 
 
讲座首先聚焦高价值专利与非正常专利的界定。王冬律师指出,高价值专利无绝对定义,但通常具备同族专利多、许可合同规范等特征。而近年受AI技术影响,部分含复杂公式的专利虽能授权,但因难以找到对应侵权产品,实际价值较低,甚至可能涉及非正常专利范畴。他特别提到当前研究生可凭专利替代学位论文,教师、医生评职称也能凭专利加分,企业则可通过专利实现高新认证减税、获取政府资助等现象,这些需求催生了非正常专利的滋生,但也凸显了专利知识的实用价值。
在专利侵权判定环节,王冬律师以“全面覆盖原则”为核心,结合4个典型案例拆解说明。通过茶杯组件、自拍杆等生活化案例,清晰阐释“被诉侵权产品若包含专利全部技术特征,即便增加额外特征仍构成侵权;若缺少核心特征或关键特征实质不同,则不构成侵权”的判定逻辑。此外,他还分享了滴滴打车专利布局案例,讲述如何通过预测上车地点、目的地等核心技术专利,助力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随后在从业路径分享中,王冬律师建议非理工背景学子可通过选修相关理工科课程考取专代资格,实习时可直接向授课律师投递简历,把握现场面试机会;针对职业选择,可结合自身规划关注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岗位特点。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围绕实习选择、薪资发展等方面进行提问,王冬律师针对提问逐一进行细致回应,并鼓励大家提前规划职业方向。此次讲座既夯实了同学们的专利理论基础,又提供了贴合行业实际的实操指南,为其未来投身知识产权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 字| 刘璟仪
摄影 | 徐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