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第三届崖州湾知识产权论坛在海南三亚成功举办。本届崖州湾知识产权论坛以“从崖州湾到世界,以知识产权促进开放融通创新生态”为主题,由海南省知识产权局、海南省版权局、三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承办,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协办。此届论坛得到多方关注和支持,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种子协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船舶集团、北京怀柔科学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等单位的各界人士共同出席此届论坛,为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黄玉烨教授,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徐小奔教授应邀出席本届论坛。
吴汉东教授在主论坛上进行了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知识产权战略”为题的主旨演讲,参与了中国政法大学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治研究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揭牌仪式。
吴汉东教授指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其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标杆、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门户、是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新引擎。他认为,在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遇之变局,中国正在开创高质量发展之新局的战略背景下,海南自贸港应当成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首善之区,具而言之,应成为现代化治理的先行区、高端化服务的中心区、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区、高水平保护的示范区。吴汉东教授这一立足封关大背景,遵循战略高站位,紧密结合海南自贸港实际情况的深刻论述,在主论坛内获得在场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为知识产权引领海南自贸港创新发展注入理论新动力,指明实践大方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黄玉烨教授应邀作为与谈人参与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为主题的圆桌讨论。黄玉烨教授指出,一定要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宗旨,不仅仅是保护,还有保存和传承。对民间文学艺术应当注重精神权利的保护,对其利用不宜采用现有著作权制度中的许可制,应当采用事先法定许可制度和事后惠益分享的制度设计,从而促进民间文艺的传承和发展。也希望国家尽快出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文澜青年学者徐小奔教授应邀于圆桌论坛担任主持人,该论坛以“知识产权赋能‘向种图强’转化新路径”为主题。
此外,黄玉烨教授团队承担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优化研究项目。10月23日下午,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组织了知识产权特区规划制定研讨会。徐小奔教授担任研讨会主持人。
黄玉烨教授代表课题组就相关建设方案初稿作了汇报,并指出下一阶段建设方案的重点有二:一是要保持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的“特”,着重发展南繁种业和深海科技;二是要在2021-2025阶段建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推动崖州湾知识产权特区的繁荣发展。
吴汉东教授就会上各界领导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作出总结,他指出,建设方案初稿要素齐全,远景目标、现实需求、任务措施、组织保障四要素齐备,要求基本达到。吴汉东教授强调,要注意崖州湾的特区需求,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法治化的创新产业营商环境,从三个要素即科技、文化、品牌入手,助力崖州湾南繁种业与深海科技两张名片构造的高端产业集群发展。
10月24日,黄玉烨教授及课题组成员徐小奔教授、刘云开副教授、陈菲羽、闫煌玉前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交流,全面了解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多产业、多项目、多机构复合的多样化园区情况,深入调研南繁种业和深海科技在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上的情况、困境与需求。其后,课题组成员参与南繁产业、深海产业发展座谈会,与相关单位沟通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和运用情况,了解参会主体在知识产权工作上面临的困境和需求,系统整合各方意见,为特区建设方案优化奠定实践基础。
文字 | 闫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