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共读知产书,共探创新路”文泓读书会第1期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5-11-20 10:01:00

全景.JPG

2025年11月17日晚,“共读知产书,共探创新路”文泓读书会第1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望湖2栋113会议室顺利开展。本次读书会聚焦知识产权领域书籍分享与交流,旨在为研究生搭建学术探讨平台,深化对知识产权理论的理解。知识产权学院博士研究生杨依楠同学担任活动主持人,李安老师受邀参加。

 杨依楠.JPG

杨依楠同学首先介绍了读书会流程,强调在知识产权领域快速发展的当下,深入研读经典理论书籍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本次读书会核心环节为书籍分享,在场博士生依次围绕各自所选的知识产权相关书籍,结合自身理解分享核心内容与感悟。

2.jpg

在书籍分享环节,博士生们各有侧重,展现了丰富的学术视角。其中,林灿华同学分享《知识产权正当性解释》,介绍作者从功利主义转向法哲学视角,以洛克劳动理论等为底层理论、构建中层原则来论证知识产权正当性,并谈了自身三点感悟;陈菲羽同学解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与自由领域》,阐述书中对知识产权法未明确保护的智力成果该如何保护的探讨,以及民法一般条款与知识产权法限定性的冲突问题;库存义同学分享了《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思考》,提及书中对药品专利发展历史的梳理,强调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特殊性及对学术研究的启发;柏依洋同学带来《专利制度经济学》,介绍作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专利制度对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提出的专利制度设计相关观点。

3.jpg

李祯同学解读《著作权基本理论批判》,讲述书中对洛克劳动财产权理论等的批判,提出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待著作权制度产生的观点;袁宇同学带来《知识产权批判史》,介绍作者以历史分析法提出钟摆理论,认为知识产权制度在公共利益与私人权益间博弈摇摆;齐彬言同学解读《中国知识产权法: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新探索》,阐述书中外国学者从多视角研究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分析中国特色知识产权的体现及对研究的启示;薛少雄同学分享了《商标法的历史基础》,提及书中通俗易懂地展现商标从义务性标识到财产性标识的演进,推荐其作为休闲与知识补充读物。

4.jpg

分享结束后,主持人杨依楠结合自身研究经历,提出关于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在论文写作中如何运用、研究生如何平衡研究与生活的疑问,引发进一步交流。

李安.JPG

李安老师针对疑问分享经验,他指出学术研究中需适应学界话语体系,合理运用理论工具并注重创新,强调读书要兼顾内容与形式,推荐相关书籍学习论文写作;他还建议博士生可适当阅读跨学科通俗读物,根据时间合理安排读书与论文写作顺序。

本次读书会以博士生深度分享为核心,搭配针对性的经验交流环节,不仅促进了知识产权领域理论知识的传播与思想碰撞,更为博士生搭建了相互学习、拓展学术视野的桥梁,助力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学术研究。

 

文字|徐丽娟

摄影|徐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