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学会2023年年会“人口健康”分论坛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7-28    作者/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 王赟 发布者:张洁

2023年7月19日下午,2023年中国人口学会年会“人口健康”分论坛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人口学会人口健康专委会主办。来自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人口学会等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论坛聚焦新时期我国人口健康事业的新特征与新现象,围绕“育龄群体生育力与生殖健康”“老年健康与健康老龄化”“生命历程与心理健康”以及“环境质量与生理健康”等议题进行研讨。

image.png

image.png

论坛上半场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科院院长石智雷教授主持,来自江苏省人口学会的孙燕丽会长、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刘冬梅研究员、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梁立波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的卜涛助理教授、南京大学的刘昱君助理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郭雅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王赟等8位学者先后进行报告,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赵锋教授对上半场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下半场由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人口研究部王晖部长主持,来自复旦大学的叶欣副研究员、湖北民族大学的谭宇教授、西安工业大学的程新峰副教授、北京大学的金鑫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的闫辰聿、南开大学的谭翠莲、西安交通大学的胡钊源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王棫冰等9位学者先后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主任和红教授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科院院长石智雷教授进行点评。

育龄群体生育力与生殖健康

育龄妇女使用短效避孕措施会增加人工流产风险。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刘冬梅研究员基于2017与2021年的定量调查与定性调研数据研究,发现育龄妇女使用长效避孕方法的比例逐年降低,避孕套的使用比例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这使得减少人工流产、保护育龄妇女生育力面临严峻挑战。部分育龄群体对长效避孕方式不了解或存在误解、担心对身体健康不利等是其不愿选择长效避孕措施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长效避孕措施宣传、明确考核指标及降低自费比例等政策建议。

生育行为与生育决策的政策探索。江苏省人口学会孙燕丽会长通过对我国产假制度的历史沿革梳理与当前产假现状研究,发现我国现行产假存在制度外延亟待拓展、地区支持发展不均衡以及产前产后假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将现行产假拓展为女性生育假、合理规划产假时间以及完善生育津贴征收办法等政策建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王赟的研究发现,房屋拆迁带来短期较大额度的财产性收入能够显著促进育龄群体的生育行为,基于此从提升孕产妇的生育补贴以及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image.png

老年健康与健康老龄化

老年群体健康水平有所提升。北京大学金鑫助理研究员通过对2011-2018年我国中老年白内障手术的研究,发现60岁以上群体的白内障手术率相较于以往有所增长,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湖北民族大学谭宇教授基于对恩施三县市的调查,发现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在中等及以上占比超过半数,且相对于机构养老,多数老人更倾向于亲属或子女抚养的居家养老。西安工业大学程新峰副教授的研究发现,照料孙子女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增强家庭代际支持的同时也提升了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健康老龄化政策措施持续推进。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岩的研究发现,医养结合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老年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水平,且政策效果会随地理区位、行政等级以及老龄化水平变动而有所差异。复旦大学叶欣副研究员基于2011-2018年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城乡医疗保险整合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且可能通过减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不足来实现。

image.png

生命历程与心理健康

子女生存状态深刻影响着父母心理健康。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谭翠莲的研究表明,丧子事件降低了居民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得丧子个体抑郁的概率显著增加,且不论是横向对比不同丧子时长群体或是纵向追踪个体丧子动态,丧子之痛并未随时间而缓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棫冰基于OLS回归与PSM模型研究,发现子女职业缺失会显著提升其父母的抑郁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子女职业缺失可能会通过经济支持、亲子关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与情感支持的遮掩效应两条路径影响父母的心理健康。

image.png

青中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多元化。南京大学刘昱君助理研究员的研究显示,青少年的抑郁风险与其在家庭和学校中的暴力暴露密切相关,相较于初中生和高中生,中职生抑郁风险的学生比例最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父母虐待对初中生的抑郁风险影响最强,而校园欺凌和累积暴力暴露对不同青少年群体的抑郁风险没有显著差异。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胡钊源基于追踪数据和质性访谈资料研究,发现参与非农劳动的农村中老年群体作为“掐尖式”用工后的“剩余”群体,初始抑郁水平较低,但随时间推进非农劳动对心理健康保护作用变弱,抑郁水平增速较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闫辰聿基于微信、短视频、影音和游戏四类程序应用,发现互联网应用程序的使用能够显著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研究显示,随着互联网使用频率的增加,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边际效应递减。

image.png

环境质量与生理健康

不同环境对居民生理健康影响不同。自然环境方面,哈尔滨医科大学梁立波教授利用2017年CMD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研究,发现地区空气污染会减少居民的就医频率,进而影响居民的生理健康。社会环境方面,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郭雅通过对2021年的CGSS数据研究发现,新冠疫情时期工作时间的不稳定性对员工的健康与工作满意度有较强的负向影响,这一定程度上与较高的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压力有关。西南交通大学卜涛助理教授基于健康需求模型理论研究发现,流动会促进劳动力群体的健康状况,且对不同户籍、不同流入地的经济发展与医疗资源状况的促进作用不同,优质的医疗资源、更高水平的收入以及更多的社会资本有助于其健康状况的改善。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龙修琛基于2010-2021年CGSS数据利用HAPC-CCREM模型探究年龄、时期和队列三个维度对于我国居民超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年龄、时期和队列对个体超重的影响存在差异,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中存在超重逆转现象。

image.png 

赵锋教授对上半场的报告从现实意义、理论构建与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细致评议,他指出“一老一小”是人口健康的重点关注对象,生育健康与老年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红教授与石智雷教授对下半场的报告从选题视角、研究设计、论证方法、布局结构等方面进行专业点评。和红教授指出心理健康的研究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可行性与有效性,机制路径分析应结合现实进行具体考量。石智雷教授指出研究的视角既要具有现实意义又要富有创新性,兴趣是研究的开端,以缜密的逻辑搭建框架,以详实的经验分析验证,以严谨的文字表述内容。会议最后,参会人员对当前人口健康问题,未来人口健康研究方向及方法等进行深度交流,论坛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