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素质、家庭禀赋与农村 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3    作者/来源: 发布者:薛福根,石智雷

摘 要:文章利用在河南、湖北两省获得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差异条件下农村劳 动力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构建Multinomial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在农村劳动 力不同类型就业选择中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受到其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的双重 影响,务工型就业选择主要受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素质的影响,而创业型就业选择更需要得到家庭禀赋中 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支持。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个人素质;家庭禀赋 

1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中形成了大 量剩余劳动力。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了城市 和非农产业,并出现了“返乡创业”等新的就业现象,这使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特征。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不但造成了农村收入的群体差异, 影响着农村市场的消费升级,而且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 密切相关。在当前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大力 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就成为值得特别关 注的问题。本文将在区分就业类型的基础上考察农村劳 动力就业选择的决定因素,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在农村 劳动力不同类型的就业选择中,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分别 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其作用的方向和强度是否会因为就 业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将 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研究的深入和拓展的重要方面。

2 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决定因素的统计描述

    本文的数据来自对湖北省丹江口市、郧县及河南省淅 川县进行的农村入户调查。该调查按照概率比例抽样方 法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共发放问卷3200份,其中收回有效 问卷3144份,有效率为98.3%,实际抽样比为4.78%。调 查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农户家庭基本信息、农户家庭的经 济社会信息、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对迁移预期的评价。问 卷中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分为自家务农、农业生产型打 工、缺乏技能非农业务工、技能型工作和自办企业5种类型。

2.1 个人素质差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 

2.1.1 年龄差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 

    为了考察不同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特征,我 们将18-60岁的农村劳动力按年龄划分为青年、壮年和中 年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农村的青年劳动力具有旺盛的精 力和较少的家庭负担,他们希望接受新的事物,愿意并且 能够通过在企业中的工作脱离对土地的依赖,并获得更多 的收入和阅历。表1显示,相对于其他年龄段来看,农村 的青年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是比较低的,他们大多 数从事的是务工工作。年龄较大的中年农村劳动力,由于 体力下降等原因多数从事的是传统的农业劳动。壮年的 农村劳动力在社会经验和物质积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 势,这对于创业型的就业是比较有利的,因而自办企业的 比例明显高于青年和中年农村劳动力。从总体的趋势上 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中从事农业生 产的比例逐渐递增,从事非农业务工的比例逐渐下降,而自办企业的比例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特征。

QQ图片20200823204602.png 

2.1.2 教育背景差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 

    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之一,教育对农村劳动力 就业选择的影响已经受到了较多地关注和验证。已有研 究表明,受到教育或培训时间越长,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 的天数就越多,外出活动圈也越大。表2中针对就业类型选择的数据分析则发现,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村劳 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是递减的;从事技能型工作的比 例是递增的,但从事缺乏技能非农务工的比例则呈现明显 的倒“U”型趋势,其中可能的原因是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 农村劳动力对技能型工作的胜任力提高,从而具备了从缺 乏技能的非农务工向技能型工作转型的能力。自办企业 的比例会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但大专以上学历的农 村劳动力选择自办企业的比例低于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 者,前者更多从事的是务工型的工作。

2.png

2.1.3 性别和婚姻状况差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 

    由于我国传统婚姻和家庭观念的影响,婚姻状况对农 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变化有着诸多影响。这种影响较多 地表现在就业选择的地域范围等方面,如原来外出务工的 农村劳动力可能出于照顾家庭的原因回到家乡,同时也从 原来的非农务工回归到了传统的农业生产。从表3以看 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农村劳动力,婚前较多从事的是非 农务工,而婚后较多从事的却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同时, 由于婚后家庭财产的积累和生活稳定等因素,自办企业的 选择也在婚后比婚前有更高的比例。

3.png 

在我国的农村家庭,“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传统的 劳动力角色分配方式。女性在家务劳动之外的工作长期 以农业生产为主,其非农就业机会仍显著低于男性。表3 显示,婚前农村女性劳动力选择务农的比例低于男性,选 择务工的比例高于男性,婚后则正好相反。 

2.2 家庭禀赋差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 

2.2.1 家庭劳动力人数差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 

    农村家庭力的量的反映了家庭的规模结构和抚养负 担,对家庭成员的就业决策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传 统文化影响下,个人的就业选择并非完全由自己决定,而 是需要服从家长对于家庭生活角色的权衡分配。如果家 庭中的适龄劳动力较少,这可能意味着他们需要在获得收 入的同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承担其它家庭责任,因而难以 选择远离家庭的务工。从表4的结果来看,在家庭中只有 1或2个劳动力的情况下,约80%的农村劳动力选择了务 农,而在家庭劳动力人数超过4个时,而在家庭劳动力人 数较多时,则会有约50%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务工。在自办 企业的就业选择上,家庭中较多地劳动力储备显然带来了更多的支持.

4.png

2.2.2 家庭经济地位差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 

            农村劳动力获得务工机会往往需要付出相应的经济 成本,包括差旅、培训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费用,承担这些 成本需要家庭具备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这就构成了对农 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家庭经济约束,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了他们在就业选择上的分化。表5显示,家庭经济地位较 高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务农的比例明显低于家庭经济地位 较低者,而在务工的就业选择上则正好相反。此外,王春 超发现,农户家庭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其就业的非 农化趋势会显著增强。在这一过程中,家庭经济地位的高 低明显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风险偏好。由于外部商 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农村自办企业的就业风险远远高 于务工和务农,因而需要家庭具备一定的经济风险承受能 力。从表5中发现,家庭经济地位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对于 自办企业积极性远远高于家庭经济地位较低者。

5.png

2.2.3 家庭耕地质量差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 

            农村家庭的土地一般是由村集体按照家庭人口数量 分配,人口较多的家庭耕地面积也一般较大,但家庭之间 的耕地质量则由于地理位置、土地肥力等原因有着较为明 显的差异。因此,家庭的耕地质量是比耕地数量更容易影 响农村家庭收入和劳动力就业选择的指标。从表6中看 出,家庭耕地质量较好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务农的比例略高 于家庭更低质量较差者,而对务工的选择则正好相反,但 这种差别并不悬殊。 6.png

3 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决定因素:家庭禀赋还是个人 素质?

3.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在我们构建的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中,我们进一 步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分为非农务工、自我创业和务农三个大类,分别设置为1、 2和3,以务农为参照组。模型 中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变量包括个人素质和家庭 禀赋两个方面,其中个人素质包括年龄、受教育年限、性别 和婚姻状况等个体特征,而家庭禀赋作为家庭成员共同享 有的资源和能力,根据属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家庭人力资 本、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自然资本。

7.png 

3.2 计量结果与分析 

3.2.1 农村劳动力务工型就业选择的决定 

    从表7的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个人素质变量 中,年龄变量的影响是呈倒“U”型变化的,壮年劳动力选 择务工的可能要明显大于两端的青年和中年劳动力,这与 表1中的分析结果一致。受教育年限的影响则为正向的, 即受教育年限越长,农村劳动力选择务工的可能性越大, 而务农的可能性越小。男性农村劳动力选择务工的概率 总体比女性高出了0.815倍(Exp(β) =1.815),这说明性别 因素仍然是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重要原因。 

3.2.2 农村劳动力创业型就业选择的决定 

    表7的回归结果显示,个人素质中年龄平方这一变量 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可见对农村劳动力创业型就业的选择 并非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劳动力,青年劳动力工作经验的缺 乏和中年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动力不足都会制约他们创业 的能力和积极性。受教育年限有着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一般认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对新事物有较强 的接受能力和愿望,从而在就业的选择上有更加开阔的眼 界,因而更加能够接受创业这一非传统的就业选择。与已 婚的情况相比,未婚农村劳动力选择创业型就业的概率降 低了18.182倍(1/Exp(β) =1/0.055≈18.182),这反映出婚 姻状况对农村劳动力创业选择的明显影响。性别的影响 在此处不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农村中许多家庭作坊式的 创业选择采取了“夫妻店”的形式,因而减弱了统计结果上的性别差异。

4 结论与启示

4.1 基本结论 

    本文以农村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个人和家庭的诸 多因素在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上的影响,并通过构建计量 经济模型考察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在不同类型就业选 择上的影响的异质性。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 的就业选择受到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的双重影响,但这两 方面因素在不同类型就业选择的影响程度上有较大差异, 主要表现在:(1)在务工还是务农的就业选择上,个人素质 表现出比家庭禀赋更强的影响力。在主观上愿意从事务 工工作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自身的体力、技能等方面的 个人素质就成为其能否获得务工机会的主要决定因素。 一般来说,年轻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男性农村劳动力更加 符合务工工作的要求,他们获得的务工型就业机会也就更 多。(2)在创业还是务农的就业选择上,家庭禀赋表现出比 个人素质更强的影响力。在外部商业环境尚不成熟、社会 对创业支持比较少的农村,仅靠个人的力量进行创业是极 为困难的。农村劳动力的创业往往只能依靠家庭提供最 初的资本、帮手甚至场地等关键资源,创业过程中社会关 系的维护和经济风险的承担也主要依赖家庭实现。 4.2 政策启示 从上述基本结论出发,我们认为:(1)须以更大的投入 力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覆盖率和教育水平,同时增加有 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 转移。同时,需要通过减少户籍壁垒和城乡教育资源壁 垒,创造农民工子女城市入学的公平环境,这对于女性农 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选择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就必 须大力改善农村的创业环境,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 担保体系,为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提供创业的资金 支持。同时,政府要在市场需求、项目选择、政策法规等方 面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帮助农村劳动力寻找创业机会, 减少创业中的非经营性困难。


参考文献:

[1]StarkO,TaylorJE.MigrationIncentives,MigrationTypes:theRole ofRelativeDeprivation[J].TheEconomicJournal,1991,10(1).

[2]石智雷,余驰.家庭禀赋、人力资本与城乡女性就业流动研究[J].农 业经济问题,2011,(12). 

[3]严善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户收入决定于就业选择——对6省7 县634户数据的计量分析[J].管理世界,2005,(1). 

[4]张林秀,霍艾米,罗斯高,黄季焜.经济波动中农户劳动力供给行为 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