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尤思余
**原文信息:**Ina Ganguli. Saving Soviet Science : The Impact of Grants When Government R&D Funding Disappears.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 Applied Economics 2017, 9(2):165-201.
一、研究概述
政府为了支持基础科学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会对科技活动进行财政资助。许多政府将可观的财政资源投入到研发活动中。然而,科技资助对科学产出和科学劳动力供给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已有研究关注不够。现有对科技资助项目效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R&D补助都很高,科学家的供给也缺乏弹性,基于发达国家的实证证据显示:科研资助的边际影响非常小。那么,在政府科技资助相对较少、科学家供给弹性相对更大的情境下,科技资助项目的效果又是怎样?作者基于苏联的“准自然实验”给出了回答。
在苏联解体后,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政府部门的科技补助随之急剧下降,科学家的工资也难以保障。为了阻止苏联科学的崩溃和人才的流失,美国金融家Soros出资创办了ISF项目,用于大规模的救助原苏联的科学家。本文作者利用这个“准自然实验”,首次有力证明了:在科学资助规模相对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较低的环境下,科学资助的边际回报是非常高的。在苏联解体后不久,Soros对符合资助条件的28000多个苏联科学家进行了补贴。简便的资助条件为本文的因果识别提供了良好的“断点”,实证的结果发现:ISF的资助使得原苏联科学家的发表量大大增加,而且有效减少了科学家放弃科研的情况,科学家移民出国的数量也有所下降。
二、理论框架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ISF资助项目对集约边际、扩展边际和科学家移民决策的影响。首先,作者分析了扩展边际,认为ISF的现金资助会有效提高科学部门的工资率,使得科学家在短期内选择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其次,文章还分析了集约边际,在一个简单的研究者生产函数中,假定资助项目会提高研究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与研究产出是正向相关的。基于这一假定,我们可以预期:ISF资助项目会给科学家带来更多的科研产出;最后,作者考虑了ISF资助对科学家移民出国的影响,从理论上来看,这种影响是不明确的。一方面,资助可以临时解决科学家的生存难题,这会减少移民人数;另一方面,这种现金资助又会缓解其出国的资金约束。同时,ISF项目还会通过声望渠道影响移民决策,因其可以传递质量信号、拓宽国际合作等,使得人才流失。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因为面临实证的挑战,以往研究很少能识别出科学资助与科学产出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的挑战有:资助分配的非随机性、审查程序的复杂性、候选资格的保密性。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结果的高估。1993年突然发生的ISF项目因其简单的审查标准,使得本文能利用该项目的外生变动避免这些问题。
SF项目在Soros宣布之后短短四个月就发放了补助,而且筛选标准非常简单:申请者只需在1988—1993年期间在国际顶级期刊或苏联顶级期刊发表过至少3篇文章。作者利用ISF项目,通过模糊断点的回归方法(fuzzy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估计资助项目的因果效应。断点左右的两组科学家分别是刚好符合候选资格的科学家(在1988年发表第一篇符合要求的论文)和刚好错过资助资格(同样发表三篇顶级期刊论文,但第一篇符合要求的论文在1987年发表)的科学家,后者可以作为前者的反事实组,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断点的跳跃恰好是资助项目带来的影响。图3绘制了断点两边获得ISF资助的比例,可以看到,1988年发表第一篇符合要求论文的人群,其资助的比例要高14%。
实证结果发现ISF资助项目对原苏联科学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ISF的资助使得原苏联科学家的发表量大大增加,而且有效减少了科学家放弃科研的情况,科学家移民出国的数量也有所下降。这也给政策制定者带来了一些启示:在剧烈的经济波动后,科学家们留在科学部门的激励会有所削弱。这时政策制定者可以出台积极的资助政策,激励科学家继续在科学部门工作,稳定国家的科学产出和科学人才队伍,进而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