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云坛回顾【第一期】| 郭颖 跨越“死亡之谷”:创新网络与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发布者:盛倩

  

  2021年10月21日,由教育部、科技部“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希贤“创新云论坛”第一期在线上顺利举行。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郭颖教授作为希贤“创新云论坛”的主讲嘉宾,作了题为“跨越‘死亡之谷’:创新网络与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学术演讲。本次论坛由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婧婧教授主持,共有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的150余名师生在线参加了本次学术论坛。

  郭教授的讲座主要是基于其发表在最近一期Research Policy文章Technology Stocks: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Help Transfer Public Research to Industry。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领域出现高投入、高产出、低转化的问题,以985和中科院为例,2008-2017年授权的365058件专利中,仅有19331件被转移到业界,转化率仅5.3%。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引起国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文章系统梳理公共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将影响因素概括为个人层面、机构层面和环境层面。通过文献梳理,郭教授认为当前的研究多从人力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等角度探索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忽略了技术转移的本质,即“一个技术的搜寻和技术选择的过程”,技术本身的影响没有被充分考虑。基于当前的研究不足,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技术基础的特征如何影响公共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注:公共科研机构包括大学和科研院所)

  

  其次,郭教授论述了文章理论背景与假设。本文核心的理论基础是知识基础观视角,即企业竞争力来源于知识基础,企业有挑选和吸收外界新技术的动力。此外,与知识扩散相关的研究也证明了知识基础能够显著影响知识扩散活动,例如知识基础会影响企业内部员工间的技术咨询关系(Brennecke and Rank, 2017);知识基础会影响论文的引用数量(Guan et al., 2017);技术距离会影响大学与企业间的技术转移(Martin, 2012),而技术是显性的知识,技术转移是显性的知识扩散。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本文选择四个技术基础特征:技术多样性、技术独特性、技术结合潜力、技术相似性。针对四个技术基础特征跟技术转移的关系,从而提出本文的四个假设:

  假设1:公共科研机构的技术多样性会增加其技术转移的概率;

  假设2:公共科研机构的技术独特性会减少其技术转移的概率;

  假设3:公共科研机构的技术结合潜力会增加其技术转移的概率;

  假设4:技术转移容易发生在具有相似技术基础的公共科研机构和企业间。

  

  再次,郭教授讲述了文章研究设计与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985大学和中科院研究所,采用专利数据,目的在于使用国际专利分类号(IPC)作为技术元素来描述企业的技术基础(X);使用专利权人转移和实施许可等法律状态信息来衡量技术转移(Y)。数据来源于智慧芽专利平台、中科院知识产权平台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平台。

  文章主要用到的模型是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该模型是一种网络结构的统计模型,允许推断网络关系是如何产生的,可以用来理解社会网络关系是如何出现以及为何会出现。在本文研究中引入该模型,目的是将研究问题“公共科研机构的技术基础特征如何影响技术转移”转化为“公共科研机构的技术基础特征如何影响其科技成果转化网络的形成”,例如“特征A如何影响科研机构a在技术转移网络中发出连边的概率”,或“机构a和b的其他关系如何影响ab之间发生技术转移”。该模型中主要有两种要素:(1)内生因素:即网络结构本身带来的影响,如朋友的朋友成为朋友,受欢迎的人更受欢迎,网络的自演化规律,不受个体特征和其它网络关系的影响。(2)外生因素:节点的属性,如人的高矮胖瘦、身份地位等,企业的大小、资金、行业等;节点间的关系,如朋友关系对学术合作关系的影响,朋友关系即为外生关系。此外,论文对“ERGM”模型搭建的具体过程也进行了详细论述。

  

  文章的因变量是技术转移网络,该技术转移网络有两种节点:公共科研机构和企业。对于自变量的计算,本文基于机构和IPC的共现关系,技术多样性使用赫芬达尔指数(HHI)计算、技术独特性使用持有IPC独特性的均值计算、技术结合潜力综合考虑持有IPC在知识网络中的加权度中心性和结构洞来计算、技术相似性使用余弦相似性计算。控制变量包括组织年龄、科研实力、地理相似性、产研合作。

  

  最后,郭教授探讨了文章的研究结果及结论。关于技术多样性,科研机构的技术多样性增加其成为技术输出方的机会,假设1成立;关于技术独特性,科研机构的技术独特性降低了其成为技术输出方的机会,假设2成立;关于技术结合潜力,科研机构的技术结合潜力对其成为技术输出方的机会没有显著影响,假设3不成立;关于技术相似性,科技成果转化更容易发生在具有高技术相似性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间,假设4成立。郭教授也对每个研究假设的实证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在解释技术转移过程的分析框架中,在人力、组织、环境等因素之外,引入了技术层面的因素,并证明了其影响的真实性。(2)弥补了过去研究主要聚焦在大学的技术转移,将中科院为代表的研究所纳入分析框架,并证明了本文的理论框架的适用性。(3)抽象出四维的组织技术基础特征概念,包括多样性、独特性、结合潜力、相似性,并给出了较为可行的衡量方法。

  此外,郭教授也谈及到本文对现实的一些启示。

  

  郭教授在分享完论文后,与大家交流了自己做研究的体会,以及论文写作过程当中的一些思考和认识。第一,要“深耕细作”,功夫在平时,注意积累、沉淀、传承。第二,要“小题大作”,小切口、大功夫。第三,要“换位思考”,站在审稿人或评阅人角度。第四,要“融合创新”,期刊的选择、方法的转型等。第五,要“勇往直前”,不抛弃,不放弃。

  

  最后,线上师生就专利数据的挖掘、ERGM模型的使用、研究问题的凝练以及相关政策建议进行的积极讨论,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