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圈”地为牢:社交网络多样性与居民再分配偏好
发布时间:2023-06-02 发布者:李玥彤

推荐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李文雅

文献来源:Londoño-Vélez J. The Impact of Diversity on Perception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Preferences for Redistribution[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22, 214: 104732.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7272722001347

推文期数:188期

一、引言

什么会影响居民的再分配偏好?既有研究表明:个体的信息获取方式和社交互动网络塑造了人们对于社会贫富差距的认知和再分配政策偏好。如果让个体接触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同伴,使个体社交网络变得多样化,这能否改变人们对社会贫富差距的认知偏差以及对再分配政策的态度?研究这一问题颇具挑战:一是社交网络存在很强的内生性,难以识别其中的因果效应;二是以往文献很少在实验室之外研究社会互动,导致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社交网络的多样性如何影响居民再分配偏好知之甚少。

本文以哥伦比亚政府实施的一项大规模奖学金改革为政策背景,刻画了政策前后高收入学生社交网络多样性的外生变化。通过对合作院校学生的在线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高收入学生对贫富差距、社会流动性和再分配政策等方面的认知数据。研究发现:首先,这项政策促进了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实质性地改变了高收入学生的社交网络;其次,高收入学生对社会财富分布有明显的“向上偏见”,他们低估了社会贫困率,高估了富人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最后,改变社交网络的多样性可以消除高收入学生的这种“向上偏见”,使其对社会贫富差距有更准确的认知,同时也增加了其对于累进再分配政策(包括向富人征税和穷人补贴)的支持力度。

本文存在以下两点边际贡献:一是补充了个人再分配偏好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考察了社交网络多样性对居民财富分布感知和再分配偏好的影响;二是不同于以往基于实验的研究,本文使用现实政策研究居民感知和偏好的形成更具实际意义。


二、理论基础

1685930633359.png

个体如何形成理性的、接近现实的社会贫富差距认知?从统计学来讲,人们会基于贝叶斯法则,从社会总体中随机挑选不同阶层的人群并与之交往,此时个体的社交网络中有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阶层。因此,人们可以从身边推知社会“总体”的真实贫富差距(如上图1 Whole Population Line)。但事实上,“富人的朋友是富人,穷人的朋友还是穷人”,“圈子”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交网络中,这使得富人在社会贫富差距认知方面存在“幸存者偏差”——低估贫困率而高估富人占比。

本文所利用的政策实际上就是对这种偏差的修正:通过让富人接触到更多低收入阶层的同伴,使富人的“朋友圈”更接近社会总体,这在理论上可以改变富人的社会贫富差距认知,使其趋近于真实值。

2. 改变收入分配认知是否会影响再分配偏好?

富人在意识到真实的社会贫富差距后,其再分配偏好是否会发生改变?理论上有三种假说:

一是自利选民假说:与低收入群体接触可能会让高收入个人意识到他们比想象中更富有。由于累进再分配政策多数是由高收入群体缴纳的税收收入提供资金支持,自私自利的高收入个人会认为他们将蒙受损失,因而反对再分配政策。

二是POUM假说:人们对再分配政策的态度取决于其对自身过去和未来收入的感知。与低收入群体的接触可能会让高收入群体感知到更积极的社会流动性:一方面,如果高收入群体认为穷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阶层跃迁,他们将会削弱对再分配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若高收入群体对自身未来收入产生了负面预期,认为自己有可能进入低收入阶层,他们也可能会更加支持再分配政策。

三是分配正义和市场公平假说:与低收入群体的接触可能会让高收入个人感知到穷人与富人的机会难以均等,财富更多地取决于“运气”而非“努力”,出于对社会公平的担忧,他们可能会更加支持再分配政策。



三、财政援助计划与调查数据

长期以来,哥伦比亚国内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与教育隔离,匮乏的财政援助与高昂的大学学费使得“寒门难出贵子”。基于此,哥伦比亚政府在201410月出台了一项大规模财政援助计划(Ser Pilo Paga,下文简称SPP项目),该政策择优资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进入大学。若申请人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可获得政府提供的无息助学贷款,金额包括4-5年的本科学费和适度的生活津贴:①哥伦比亚高中毕业生中最贫穷的50%;②在全国标准化高中毕业考试(SABER 11)中名列前9%;③被政府认证的33所高质量大学之一录取。该政策极大地增加了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使当年高质量私立大学的贫困学生入学率增加了近50%

更为重要的是,该项政策使得大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网络多样性,尤其是在一所精英大学(下文简称“合作大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合作大学历来只招收高收入家庭学生,很少录取有低收入家庭学生。然而,在政策发生后的2015年春季学期,大约三分之一的新入学学生是SPP项目的受益者。本文在政策发生后的第6个月和第12个月于合作大学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线上问卷调查,以探究高收入学生在政策前后社交网络、社会贫富差距认知和再分配偏好的变化。问卷调查一共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受访者与SPP项目资助学生的接触;二是个人对社会贫富差距的感知;三是询问个人对政府再分配政策的偏好;四是记录个人对社会流动、机会均等的意见等。

图片


其中,被解释变量y是人们对于社会贫富差距的感知和对再分配政策的偏好,𝛃表示的受SPP项目资助的学生占比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结果y的平均影响。

结果显示,受SPP资助学生的份额每增加10个百分点,高收入学生感知到的社会贫困率提高3.09个百分点,对富人征税政策的支持度会增加8个百分点,对穷人补贴政策的支持度会增加6个百分点,对再分配政策的支持会增加0.15个标准差。

为了检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对再分配政策的偏好发生转变,本文对问卷调查中社会流动性和分配正义的感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政策前后人们对于社会流动性的感知变化并不显著,而对分配正义与市场公平的感知变化较为明显。受SPP资助学生的份额每增加10个百分点,高收入学生感知到的机会不平等会增加12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当高收入群体的社交网络多样性改变,他们将会修正自己对社会贫富差距的误识,从而引发了其对于市场机会公平的担忧,选择提升对政府再分配政策的支持度。



四、结论



本文研究了社交网络的多样性是否会影响高收入群体对收入分配的看法以及对再分配政策的偏好。在哥伦比亚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和高等教育隔离严峻的背景下,SPP项目通过经济援助促进精英大学的阶层多样性,高收入家庭的学生更有可能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互动和交往,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收入学生社交网络的多样性。这种社交网络的多样化减少了高收入学生在收入分配感知中的向上偏见,加强了他们对累进再分配政策的支持,这可能是由于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接触引起了高收入学生对市场平等机会的担忧。




推荐理由: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纵深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置身于圈层之中,沉浸于“信息茧房”之内。然而不知不觉间,这种安全感也给我们带来了偏见与威胁。在收入分配感知方面,人们易于陷入一种“幸存者偏差”和“唯心主义”,以自身的圈层为错误参照,低估或高估社会整体的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布。由此来看,本文抓取的主题颇为新颖,政策的选取和模型的构造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除此之外,现代社会逐渐固化的阶层壁垒也值得我们深思,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又让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是任其发展还是主动打破圈层?这些均有待于未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