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财政税务学院共同主办的“希贤论坛”第二十九期在文沁楼119会议室顺利举行。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欧阳祯人教授作为第二十九期学术论坛的主讲嘉宾,应邀作了“王阳明的‘不动心’”的主题演讲。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副主任孙群力教授主持,财政税务学院院长张克中教授、财政税务学院郭月梅教授、基地执行主任鲁元平教授、基地研究员柯玲教授等师生在内的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王阳明(1472-1529),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欧阳教授指出,王阳明一生有“五溺三变”的经历。“五溺”是指沉迷于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与佛氏,“三变”是指王阳明在教育学生时,所用的方法与内容经过三次变化:从“知行合一”到“静坐澄思”再到最后悟得“致良知”之旨。王阳明一生经历大起大落、百死千难,唯有一颗报国丹心始终不变。最后,欧阳教授总结王阳明的理论贡献在于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欧阳教授为在场师生带来一次精彩演讲的同时,还引发了大家对该研究主题的深入思考。在讨论环节,在场师生踊跃发言,围绕“心即理”、“致良知”等哲学命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欧阳教授的分享不仅加深了在场师生对于王阳明“不动心”的理解,并为经济和管理本土理论带来新的思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