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动态

希贤学术午餐会【第29期】:庞昊堃博士谈大规模流行病期间的健康和经济不平等
发布时间:2023-05-20 发布者:李玥彤

1684719017246.png

2023年5月19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财政税务学院共同主办的“希贤学术午餐会”第二十九期在文沁楼119会议室顺利举行。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庞昊堃作为本次学术午餐会的主讲嘉宾,进行了题为“Health and Economic Inequality during Pandemics: A Heterogeneous Agent Perspective”的主题演讲。本次学术沙龙由基地执行主任鲁元平教授主持,统计与数学学院徐娟教授、基地研究员万千博士、邹伟博士、万欣博士、邹建文博士等师生在内的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午餐会。

1684719042618.png

大规模流行病是否会加剧健康和经济不平等? 为回应这一问题,庞昊堃博士在连续时间异质性框架(HACT)中研究了大流行的异质健康和经济影响。文章建立一个连续时间异质性模型来刻画大流行的健康和经济影响,模型中财富和健康状况是状态变量,其中根据健康状况可以把人群分为三类,分别是易感人群(S)、感染人群(I)、康复人群(R),传染病(例如 Covid-19)遵循SIRS动态、即康复人群可能会再次感染。健康状况会影响居民收入、并且感染人群的收入相对易感人群和康复人群会降低,居民可以通过支付预防成本和治疗成本这两类健康支出来影响健康状况。此外,感染疫病不仅会降低居民收入,还会产生生理影响、直接降低个体效用。庞昊堃博士运用近几年新提出的HACT框架求解上述模型,通过建立Hamilton-Jacobi-Bellman equation(简称HJB方程)、Kolmogorov Forward equation(简称KF方程)和市场出清条件,就可以运用数值方法求解模型。

在校准模型参数后,庞昊堃博士进行了一系列仿真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均衡状态下更富裕的人群健康支出更高、健康状况更好,由此具有更高的收入,因为他们的劳动收入受大流行的影响较小;在大流行中,居民用于预防感染的支出在增加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弹性,由此导致收入和健康不平等加剧,这与经验证据相符;此外,财富不平等虽然也在加剧,但反应更为滞后。庞昊堃博士也进行了转移动态模拟,发现初始康复人群越低,感染人群越多,在初始康复人群为0时,感染人群峰值将达到约50%。

1684719094608.png

庞昊堃博士为在场师生带来一次精彩演讲的同时还引发了大家对健康和经济不平等的深入思考,在讨论环节,与会老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同学们也踊跃发言,围绕研究背景、模型构建等内容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至此,本次学术沙龙圆满结束,庞昊堃博士的分享促进了师生之间学术观点的沟通互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