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往对于非自愿移民的研究多是关注制度安排和安置环境对移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则是重点探讨移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在其经济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力市场发生着重大的社会变迁,对于非自愿移民来说,这种变迁集中体现为移民的发展不仅受限于经济制度和政府政策,其自身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丹江口库区和巴东三峡库区的抽样调查,本文重点对影响移民经济恢复的人力资本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因素对移民的经济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和非移民相比,一些人力资本因素对移民的经济恢复失去了效用,并且不同搬迁时间的移民的人力资本失灵状况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搬迁初期移民的人力资本失灵更为严重。在劳动力市场较为完善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才能对移民经济发展发挥更好的效应。
关键词: 非自愿移民; 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 水库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voluntary Migrants:
an Analysis Based on Human Capital Changes
SHI Zhi - lei,YANG Yun - yan,TIAN Yan - ping
Abstract: Studies carried out during recent decades have greatly contributed to delineating the impacts of settlement environment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nvoluntary migrants. This paper,however,mainly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s. China’s labor market went through a series of important changes with the country’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for involuntary migrants,these changes bring about some economic and policy con-strains in the migration process,which means that their own human capitals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role. Based on a sampling survey investigated in Danjiangkou Reservoir and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nvoluntary migrantsrespectively,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some human capital factors are helpful for involuntary migrants to restore theireconomic statuses. While comparing with non - migrants,some human capital factors of involuntary lost their effective-ness which could be summarized as human capital failure. And the situation of ineffectiveness is different with the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time,which is much worse in the beginning of transplanting. The human capital factors will be much effective for migrant economy in a consummate human resource market.
Key words: involuntary migrants; economic development; human capital; reservoir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工程建设会带来大量的非自愿移民,据研究,非洲的 Akosmbo大坝和Kossou大坝引起的人口迁移所影响的人口数是其所在国家加纳和科特迪瓦人口总数的 1%[1]。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过去50 多年中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修建了8万多座水库,54000千米路,1157000 千米公路,120多个民用机场,640 多个城市,10000000 多个工业企业,导致了 4000 多万移民①。截止到 2010 年,三峡库区移民总数已达 140 万人②,近些年还发生大规模的外迁移民回流现象。工程移民属于非自愿移民( 以下也简称为移民) ,是政府为了国家整体利益,运用它的强制力,让人们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移民的动因来自外部。工程项目的这种外力对移民的影响是巨大的,移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房屋被征用或淹没,他们被迫离开家园,原有生产体系、各类相依的组织和社会结构被打破,必须在陌生异地白手起家,重建家园。世界范围的研究结果表明,非自愿移民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贫困问题。大型工程项目以发展经济、合理利用资源和改变贫困为目标,在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并提高了他们的福利的同时,也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原有的生活体系、社会体系遭到破坏,不仅无法恢复到原有的生活水平,更谈不上发展和分享项目所带来的收益。移民的贫困风险规避或者移民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是应该得到首要关注的移民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移民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移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国际上对非自愿移民问题的关注与研究主要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和 90 年代初期,现在已有众多的学者对非自愿移民的贫困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早期研究多是涉及非自愿移民搬迁后导致贫困的原因,如,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非自愿移民会导致移民面临社区的破坏、生计的毁灭、失去土地、失去工作、向边缘地区搬迁、食品无保障、健康水平下降、丧失共同物质财产以及社会网络的破坏等风险,从而加大移民贫困的风险[2 - 3]。对于非自愿移民贫困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学者在对移民的调查分析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4 - 5]。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关于如何恢复非自愿移民的生产和生活的研究才逐渐展开。C. deWet 从政策约束的视角研究搬迁安置对移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强调政策执行的重要性[6]。郝玉章和风笑天通过三峡库区移民调查资料,实证分析了搬迁前后经济收入的差异、当地居民的态度、政府关心状况、迁入地治安状况、住房条件的差异等安置环境对三峡外迁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7]。韩振燕以浙江温州珊溪水库移民为例,通过描述分析珊溪水库移民在迁移前后人力资本的变化,认为应该重视和扩大对移民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8]。杨云彦、黄瑞芹、胡静等[9]则在《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一书中探讨了人力资本对于移民经济恢复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个移民经济再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以往对于非自愿移民的研究多是关注制度安排和安置环境对移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而探讨移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对其经济再发展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并且缺乏专门的深入的探讨。
自西奥多·舒尔茨( Theodore·W·Schultz)创立人力资本理论以来,国内外对于人力资本与收入关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如 Mincer 运用收入函数对工人教育投资收益率、职业培训收益率等进行求解和估计,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分配间的内在联系[10]。Meng 研究了改革后中国农村工业部门的工资决定,发现教育水平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工资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11]; 周逸先、崔玉平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认为影响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因素已不是耕地和劳动力数量,而是劳动力的文化素质[12]。Z hang 、Huang和Rozelle的研究发现,较高的文化水平可使劳动力在经济衰退期保持他们的工作,并获得更高的报酬[13]。Huffman 研究认为,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人们利用和获取信息的效率,因此在“易变”的环境中,比物质资本更加能够获取高的回报率[14]。另外,人力资本对于农民外出务工的职业获得和工资收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侯风云运用全国 15 个省市的农民调查样本,估计了不同形式人力资本的收益率,发现培训对于非农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参加培训比不参加培训可增加 27. 89% 的收入[15]。张艳华和李秉龙通过在山东、安徽、四川三省所作的实际调查,研究结论为,教育、培训、技能等人力资本的回报率不仅显著提高了农民的非农收入,而且体现在增加了劳动力的非农参与机会[16]。和以往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有所不同,雅库波维奇等在研究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