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龄化:中医药给力医养结合事业
发布时间:2020-11-14    作者/来源: 发布者:何晔

【来源】蔡毅. 石智雷 健康老龄化:中医药给力医养结合事业[N]. 中国人口报,2018-09-17(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发展健康产业,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各地正在不断探索各种模式的医养结合。中医药从整体观出发,综合关注人群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完好状态的影响,能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养生等多种措施,十分适合应用于老年人健康管理。我国中医药服务体
系完善
,提供的服务项目多样化,多数产品与服务融入老年人日常生活,且方便利用、认同度高,这为探索融入中医药内容的医养结合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药医养结合模式具有明显优势
    当前
,医养结合模式存在大健康观念认识不足的问题,简单地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进行组合,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中医一直以来秉持着整体观的理念,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养生等融为一体,探索中医药医养结合模式有利于促进医养服务的融合。我们分析总结了中医药在医养结合中的优势,为推进中医药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和建立提供参考。

    ()中医整体观强调大健康理念,能合理整合医疗与养老服务。中医整体观强调“天人合一”和“形神一体”。前者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后者认为,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共同作用,影响人体的身心健康。以“天人合一”理论指导医养结合服务,有助于服务提供者识别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生理因素(如疾病与不适)、环境因素(如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社会因素(如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自然因素(如地域差异和气候变化),从而将医疗与养老服务有效整合,探索基于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医养结合模式。“形神一体”理论则强调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主张通过调节脏腑与情志、理顺气机、补益气血等综合调理手段,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运用中医药资源弥补老年人健康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的不足,是中医药医养结合模式的优势。
    现代大健康理念基于生理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医学模式
,认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均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只有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均处于完好状态,才能被视作健康。中医的“天人合一”与“形神一体”正是从这些方面出发,促进和维持身心健康与功能。将中医整体观与现代大健康理念相结合,是实现医疗与养老服务有机整合的关键手段。
    ()中医药防治老年慢性病优势突出。大部分老年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对于老年慢性病,“三分治疗七分养”是中医的智慧。中医防治老年慢性病首先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阶段。其宗旨是倡导早期干预,通过养生、保健、治疗、康复等措施,提高机体正气,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近十几年来,中国启动多项中医优势病种相关临床研究项目,对中医药治疗百余种慢性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筛选出了一批中医优势病种,其中,排列靠前的是老年慢性病(如中风)和常见病(如咳嗽)为主的内科病症与肛肠疾病为主的外科病症。这些均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这些研究也证实,中医通过对人体功能的整体调节治疗慢性病,其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因此,结合目前临床研究和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老年慢性病方面的优势,能优化医养结合服务结构,提升服务能力。
    ()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多样且操作便利。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包括火罐、艾灸、按摩等,既可作为医疗手段治疗疾病,又可作为养生保健手段,预防疾病,促进健康。这些方法能简单地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如为老年人提供膳食服务时,强调膳食的食疗功效;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康复服务时,接受过中医药培训的护士或护工可在老人家中为其提供火罐、艾灸、按摩、足疗等康复服务。在医养结合模式中融入这些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既可丰富服务内容,也可提高服务质量。
    一直以来
,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这些服务主要依靠服务人员的经验和技术完成,不需要复杂和昂贵的医疗保健服务设备和工具,也不需要非常专业化的医学教育背景,短期培训后即可掌握。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价格相对低廉,且健康促进效果突出,无论是私人购买还是公共资金资助,均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中医药服务网能弥补和满足多级医养结合模式的需求。中医药服务网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已形成覆盖城乡的多级中医药服务网。截至 2016 年底,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 49527;2016 ,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 9.6 亿人次,出院人数达 2949 万人。
    当前
,我国医养结合仍面临资源不足的挑战,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能很大程度上弥补现有医养结合资源的缺口。具体措施包括支持中医药服务机构增设医养结合相关科室及床位(如老年病房、康复病房),鼓励三级中医医院新办或托管养老机构,协助二级中医医院向康复医院、老年医养结合中心转变,促进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卫生人员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充分利用民营养生馆资源提供按摩、足疗、药膳等老年养生保健服务。
    如何发挥中医药医养护一体化优势
    中医药在医疗与养老服务方面的诸多优势证明
,中医药医养结合模式是借力中医药现有资源,促进医养结合模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发挥中医药医养护一体化优势,结合中医整体观,提供综合的医疗与养生保健服务,是中医药医养结合模式需要关注的重点。
    首先
,在医养结合顶层设计中融入中医药特色和理念。医养结合工作目前在法律保障、制度设计、政策衔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尤其需要在顶层设计中融人中医药的“养生保健”特色和“整体观”的理念。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细化中医药与养老的关系。
    其次
,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中医药医养结合事业。支持养老机构开办中医医院,并依托现有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和资源,在街道社区建设居家养老中医药服务平台。探索开展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看护、康复、护理等项目纳入医保范畴,优化医养护一体化发展软环境。
    再次
,推动和加强中医药对养老的研究,探索中医药机构如何从机构养老层面来为老人进行服务。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可根据老年人生活特点和老年疾病特点,结合本地实际和民政部门制定的养老机构标准,开设老年病科,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和常规护理服务,并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绿色通道”,确保老年病人的疑难病症和意外情况得到及时会诊和抢救。

    最后,推进中医药医养结合,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医疗和养老服务的硬件建设发展较快,但医务人员、护理员的能力有待提高。中医药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是一种专业化的特殊服务,需要具有不同专业层次、经过系统培养的专业人员。应重视并筹划开展多层次的养老护理教育,鼓励各类中医药院校开设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专业,大力培养老年医疗和护理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医养结合机构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