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各地市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状况评估
发布时间:2021-05-16    作者/来源: 发布者:龙瑶

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是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利用健康信息服务提升自身健康水平起到关键作用。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国务院农民工办、民政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以及同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都强调精准有效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服务,保障流动人口公平享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

本研究利用2016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省内14个市州的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状况进行评估,重点分析市州在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和健康教育开展的情况。理清省内各市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差异,以及分析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深入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提高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借鉴意义。

一、湖北省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整体状况分析

1.湖北省流动人口健康教育评估数据库整体情况介绍

2016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共调查5000个样本,分布在省内14个市州,其中武汉市样本量最多为3267人,占总人数的65.3%。样本量排名2-5位的分别是十堰市(414人,8.3%)、宜昌市(328人,6.6%)、襄阳市(254人,5.1%)、恩施州(159人,3.2%)和荆州市(143人,2.9%。其他市州的流动人口数量分别是:黄冈市(113人,2.3%)、黄石市(69人,1.4%)、荆门市(69人,1.4%)、省直辖(47人,0.9%)、咸宁市(45人,0.9%)、孝感市(45人,0.9%)、鄂州市(25人,0.5%)、随州市(22人,0.4%)。

本次调查的样本中,流动人口男女比例相当,以80后已婚新生代流动人口为主,受教育程度集中在中学水平,大部分为非本地户籍农业户口。平均流动次数为1.3次,半数左右为省内跨市流动,主要流动原因为务工经商。大部分流动人口就业身份为自营劳动者和雇员,集中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业。半数左右与就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比例高达38.8%,表明流动人口就业的不稳定性风险仍然较高。就业流动人口月平均收入为4022元,但男性月平均收入比女性高出33%,反应出流动人口就业市场依然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较高达到89.1%,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48.6%,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的参加率均较低在10%左右,说明流动人口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医疗保险参与率较高,离全覆盖水平差距不远,而其他社会保险的参与率较低,与流动人口就业性质有较大关联。

2.湖北省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率较高

提供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的首要步骤是在流入地为流动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居民服务管理范畴,给予同等的市民待遇。在本次抽样调查的5000个流动人口样本中,有4151人在流入地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比例达到83%387人听说过居民健康档案但暂未建立,比例为7.7%198人没有听说过居民健康档案也未建立,比例为4.0%;另外还有264人不清楚是否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比例为5.3%。总体来说流动人口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建档率达到83%,整体建档率较好但离2020年流动人口规范化电子建档率80%的规划尚存在一定差距。

3.流动人口对不同类别健康教育的接受情况差异明显

在流动人口现居住社区提供的9项健康教育中,过去一年流动人口平均接受了5项,其中一项都没有接受过的有204人,比例为4.1%;接受了9项的有623人,比例为12.5%

9种健康教育中,流动人口的参与率差距较大,见表1。其中参加比例最高的是生殖与避孕/优生优育,说明流动人口基本计生服务落实较好。健康教育参与率较高的还有营养健康知识教育,达到73.5%,说明社区对营养健康知识的推广宣传较好,同时流动人口对身体基本营养健康的关注也较高。性病/艾滋病防治教育的接受比例达到66%,表明流动人口接受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对高危传染病的认识比例基本较好。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参加比例仅有45.5%说明对流动人口就业安全宣传的力度不够。而精神障碍防治教育接受比例仅为26.9%,说明社区对流动人口精神健康的关注严重不足。

1 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类别分布比例

健康教育类别

接受比例

职业病防治

45.5%

性病/艾滋病防治

66.0%

生殖与避孕/优生优育

85.0%

结核病防治

47.0%

控制吸烟

65.1%

精神障碍防治

26.9%

慢性病防治

57.2%

营养健康知识

73.5%

防雾霾

43.1%

4.流动人口健康教育获取途径多样化

8种方式的健康教育推广中,现居住社区平均使用了4种途径。其中接受比例最高的是传统派发宣传资料和宣传栏,见表2。健康知识讲座、电子屏显示、面对面咨询方式也较易接受。流动人口通过社区医生、社区网站和社区短信/微信接受健康教育比例较低,一方面说明流动人口接受新的信息传播方式途径有限,另一方面社区和流动人口之间的电子信息沟通渠道、流动人口与社区医生联系方式尚未完善。

2 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途径分布比例

健康教育途径

接受比例

健康知识讲座

68.2%

宣传资料

94.5%

宣传栏

94.1%

面对面咨询

51.7%

社区网站咨询

11.0%

社区医生传授

34.7%

社区短信/微信

21.9%

电子显示屏

54.8%

 

二、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全面评价各地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根据上一部分分析的三个层面: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水平、健康教育实施水平和健康教育推广水平,确定各层次和各维度相应的权重,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测度不同地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

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水平根据建档率来衡量,建档率即为各市州该层次的得分。健康教育实施水平根据各市州流动人口分别在9种健康教育的接受比例加权平均得分。健康教育推广水平根据各市州流动人口分别在8中健康教育宣传途径的接受比例加权平均得分。结合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的权重计算法则,认为各层次和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基本相当,故对各层次和各维度权重进行平均分配,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分布见表3

根据指标体系和权重的设计,各项指标的测算得分位于0100之间,得分的高低反应出健康教育水平的高低。为了更好地对湖北省内不同地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进行评价衡量,根据五分法将得分划分为5个区间来进行评判,分别是:[0,50)健康教育水平极差,极度不均衡;[50,60)健康教育水平较差,较不均衡;[60,70)健康教育水平一般,基本均衡;[70,80)健康教育水平中等,比较均衡;[80,100]健康教育水平高,十分均衡。

3 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微信图片_20210518164556.png

三、不同地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评估结果

为了进一步了解湖北省内不同地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开展实施情况以及各市州之间存在的差异,本部分根据前文已经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对湖北省各市州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进行综合测算。

1.全省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整体处于一般水平,各市州健康教育水平不均衡

依据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的各市州流动人口健康水平得分见表4,全省健康教育水平平均得分为64.7分,整体水平一般,达到基本均衡。各地区中,随州市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最高,获得89.8分,在健康档案建立水平、健康教育实施水平和健康教育推广水平三个层面得分较均衡,反应出十分好的水平。第二个梯度是荆门市、襄阳市、恩施州和黄石市,这4个市州得分均在70-80分之间,表明其较好的水平,但健康教育实施水平和推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个梯度是武汉市、孝感市、宜昌市,这3市得分均在60-70分之间,表明其基本推行了健康教育,水平一般,健康教育的实施和推广有待大力提高。第四个梯度是黄冈市、省直辖、荆州市、十堰市和咸宁市,这5市得分均在50-60之间,表明其健康教育水平较差,健康教育的实施和推广需要大力重视和加强。鄂州市的健康教育水平最差,得分仅有47.3分,且发展十分不均衡,健康教育实施和推广需要高度重视和加强。

4 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得分表

健康档案

建立水平

健康教育

实施水平

健康教育

推广水平

流动人口

健康教育水平

随州市

100

81.3

88.1

89.8

荆门市

98.6

62.5

64.8

75.3

襄阳市

96.1

64.2

56.4

72.2

恩施州

90.6

58.4

63.0

70.7

黄石市

98.6

59.5

53.5

70.5

武汉市

83.7

59.5

55.4

66.2

孝感市

100

44.0

39.4

61.1

宜昌市

78.4

48.8

55.8

61.0

黄冈市

73.5

51.5

53.9

59.6

省直辖

89.4

41.9

40.8

57.4

荆州市

92.3

30.4

41.1

54.6

十堰市

57.7

51.8

50.9

53.5

咸宁市

100

19.1

35.2

51.4

鄂州市

100

14.8

27.0

47.3

平均

83

56.6

54.6

64.7

2.各地区内部各项健康教育指标得分程度不一,健康档案建档率高于健康教育实施水平和推广水平

1)各地区健康档案建档率平均水平较好,流动人口规模较小的市州建档率高

按照流动人口现居地所在市区分类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省内各市州存在较大差异,见表5。流动人口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最高的是鄂州、随州和孝感市,均达到100%,反应出三市较好的建档效率。建档率在90%以上的市州有黄石、荆门、襄阳、荆州和恩施。建档率在80%以上的市州有省直辖和武汉市。宜昌和黄冈建档率在70%以上。建档率最低的是十堰市,仅为57.7%

建档率在100%的三个城市流动人口规模较小,超高的建档率反应出三市对流动人口基本卫生服务的重视和落实。省内65.3%的流动人口分布在武汉市,给武汉市流动人口基本卫生服务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83.2%的建档率反应出武汉市流动人口较好的服务水平。建档率在80%以上的城市中黄石、荆门省直辖三地流动人口规模较小,襄阳、恩施、荆州流动人口规模处于中等水平,较高的建档率反应六市对流动人口基本卫生服务的落实。宜昌和黄冈流动人口规模处于中等水平,两市流动人口基本卫生服务水平离规划目标差距不大,还有待加强。十堰市流动人口规模全省第二,比例为8.3%,较低的建档率一方面反应出该市对流动人口健康工作的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反应出较大的流动人口规模给十堰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带来较大压力需要进一步协调解决。

5按居住地所在市区分布的流动人口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

您是否在本地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

合计

,已经建立

没建,没听说过

没建,但听说过

不清楚

现居住地所在市(地区)

鄂州市

100.0%

100.0%

恩施州

90.6%

5.7%

0.0%

3.8%

100.0%

黄冈市

73.5%

9.7%

8.0%

8.8%

100.0%

黄石市

98.6%

0.0%

1.4%

100.0%

荆门市

98.6%

1.4%

100.0%

荆州市

92.3%

1.4%

2.1%

4.2%

100.0%

省直辖

89.4%

4.3%

6.4%

100.0%

十堰市

57.7%

14.7%

8.2%

19.3%

100.0%

随州市

100.0%

100.0%

武汉市

83.7%

2.8%

9.5%

4.0%

100.0%

咸宁市

100.0%

100.0%

襄阳市

96.1%

0.4%

1.2%

2.4%

100.0%

孝感市

100.0%

100.0%

宜昌市

78.4%

6.7%

7.9%

7.0%

100.0%

合计

83.0%

4.0%

7.7%

5.3%

100.0%

2)各地区健康教育接受情况平均水平较差,部分经济发展情况较好市州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接受项数少

省内流动人口平均接受了5项(总共9项)健康教育,但各市州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项数的差别较大,具体见表5。其中人均GDP排名第10的随州市整体情况最好,平均达到了7.32项;平均值超过5项的市州有襄阳市、荆门市、黄石市、武汉市和恩施市。鄂州市和咸宁市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整体平均水平最差,平均不到2项,而鄂州市人均GDP14个市州中排名第3,咸宁排名第8。由此可见,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项数和比例并非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联,各地对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关键因素所在。

不同类别健康教育在各市州流动人口中的实施情况差别也十分明显,具体见表6。(1)生殖与避孕优生优育教育整体开展情况较好,随州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达到100%。其次是襄阳市、宜昌市、武汉市、恩施州、黄冈市、荆门市接受比例均超过80%。孝感市最低为51.1%。(2)营养健康教育整体开展情况良好,其中最好的是随州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达到100%,其次是武汉市达到80.1%,最差的是咸宁市仅为13%。(3)性病/艾滋病防治教育整体开展情况良好,其中最好的是随州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达到100%。其次是襄阳市达到85.4%。鄂州市比例最低仅为4%,咸宁为11.1%。(4)控制吸烟教育整体开展情况良好,其中最高的是黄石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为94.2%,其次是荆门市、省直辖、随州市,比例均超过80%。最差的是鄂州市,没有开展流动人口控制吸烟教育。(5)慢性病防治教育整体开展情况一般,其中最好的是随州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为81.8%,最差的是咸宁市仅为6.5%。(6)职业病防治教育整体开展情况一般,其中最高的随州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达到86.4%。其次是襄阳市、恩施州和十堰市,均超过50%。鄂州尚未开展流动人口职业病防治教育,而咸宁市的接受比例也仅为8.7%。(7)防雾霾教育整体开展情况一般,其中最好的是武汉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为51.6%,而鄂州市、咸宁市尚未开展此项教育。(8)结核病防治教育整体开展情况一般,其中最高的是荆门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为69.6%,最差的是咸宁市和鄂州市,均不到5%。(9)精神病障碍防治教育整体开展情况较差,其中最高的是随州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为77.3%。咸宁市尚未开展此项教育,而省直辖、孝感市、鄂州市开展情况均较差,比例在5%以下。

5 按居住地所在市区分布的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接受总项数分布

现居住地所在市(地区)

均值

N

标准差

鄂州市

1.36

25

1.142

恩施州

5.25

159

3.131

黄冈市

4.64

113

2.326

黄石市

5.35

69

1.794

荆门市

5.62

69

2.568

荆州市

2.74

143

2.344

省直辖

3.79

47

1.577

十堰市

4.66

414

2.723

随州市

7.27

22

1.921

武汉市

5.35

3267

2.689

咸宁市

1.70

45

1.114

襄阳市

5.78

254

1.747

孝感市

3.96

45

1.863

宜昌市

4.40

328

2.928

总计

5.09

5000

2.714

6 流动人口对不同类别健康教育接受比例(单位:%)

职业病防治

性病/艾滋病防治

生殖与避孕

优生优育

结核病防治

控制吸烟

精神病障碍防治

慢性病防治

营养健康

防雾霾

鄂州市

0

4

68

4

0

4.2

29.2

24

0

恩施州

56

68.6

83.6

69.2

67.3

35.4

64.8

61

20.1

黄冈市

40.2

54

82.3

45.1

64.6

16.8

67.3

77

15.9

黄石市

43.5

75.7

75.4

52.2

94.2

14.5

69.6

75.4

34.8

荆门市

47.8

79.7

81.2

69.6

89.9

40.6

65.2

55.1

33.3

荆州市

17.5

42

74.8

19.6

27.3

16.1

26.6

37.1

12.5

省直辖

34

63.8

61.7

17.4

87.2

2.1

23.9

78.7

8.5

十堰市

51.1

59.2

76.8

55.3

67.1

16.7

57.4

59.1

23.9

随州市

86.4

100

100

77.3

86.4

77.3

81.8

100

22.7

武汉市

46.3

67.6

86.9

47.7

65.6

29.4

60.2

80.1

51.6

咸宁市

8.7

11.1

77.8

2.2

52.2

0

6.5

13

0

襄阳市

57.5

85.4

95.3

57.5

78.3

30.3

52

72.8

48.4

孝感市

37.8

52.2

51.1

28.9

71.1

2.2

48.9

64.4

39.1

宜昌市

38.1

63.7

87.5

32

53

25

46.6

61.3

32.3

平均

45.5

66

85.1

47

65.1

26.9

57.2

73.5

43.1

3)各地区健康教育推广情况平均水平最低,大部分市州流动人口电子化健康教育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省内流动人口平均接受了4.4项(总共8项)健康教育推广途径,但各市州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项数的差别较大,具体见表7。其中随州市最好,平均达到了7.02项;平均值超过5项的市州有荆门市和恩施市。鄂州市和咸宁市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宣传接受途径整体平均水平最差,平均不到3项。

不同类别健康教育推广接受途径在各市州流动人口中的实施情况差别也十分明显,具体见表8。(1)健康知识讲座整体开展情况良好,其中最高的在随州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达到100%。其次是恩施市、黄冈市、武汉市、襄阳市、荆门市,均超过了70%。最差是的咸宁市,仅为11.1%。(2)宣传资料派发整体开展情况较好,其中在黄石市和随州市开展情况最好,流动人口接受比例均达到100%。大部分市州比例均超过90%,最差是的荆州市比例为76.7%。(3)宣传栏整体开展情况较好,其中在黄石市和随州市开展情况最好,流动人口接受比例均达到100%。其大部分市州比例均超过80%,最差是的荆州市为76.7%。(4)面对面咨询整体开展情况良好一般,其中在随州市开展情况最好,流动人口接受比例达到100%。其次是恩施市达到75.4%。最差是的鄂州市,尚未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面对面咨询。(5)社区网站咨询整体开展情况十分差,其中随州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最高也仅为22.7%,鄂州市和省直辖尚未开展此项宣传。(6)社区医生传授方式整体开展情况较差,其中最高的在随州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为86.4%,鄂州市尚未开展此项宣传。(7)社区短信/微信整体开展情况较差,其中最高的在随州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达到100%,但鄂州市、省直辖尚未开展此项宣传。(8)电子显示屏整体开展情况一般,其中最高的在随州市,流动人口接受比例为95.5%,鄂州市尚未开展此项宣传。

7 按居住地所在市区分布的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接受途径的项数分布

现居住地所在市(地区)

均值

N

标准差

鄂州市

2.17

19

0.737

恩施州

5.05

138

1.593

黄冈市

4.30

109

1.389

黄石市

4.27

69

1.047

荆门市

5.17

68

1.772

荆州市

3.28

133

1.637

省直辖

3.28

46

1.021

十堰市

4.07

389

1.693

随州市

7.05

22

0.654

武汉市

4.43

3193

1.748

咸宁市

2.82

45

1.209

襄阳市

4.52

253

1.397

孝感市

3.13

45

1.026

宜昌市

4.46

305

1.904

总计

4.36

4833

1.740

8 流动人口对不同类别健康教育推广途径接受比例(单位:%)

健康知识讲座

宣传资料

宣传栏

面对面咨询

社区网站咨询

社区医生传授

社区短信/微信

电子显示屏

鄂州市

36.8

94.7

84.2

0

0

0

0

0

恩施州

79.1

99.3

95.7

75.4

7.2

82.7

14.5

50

黄冈市

77.1

96.3

95.4

45

16.5

29.4

25.9

45.4

黄石市

54.3

100

100

60.9

5.8

32.9

4.3

69.6

荆门市

70.6

97

98.5

73.1

22.1

37.3

34.3

85.3

荆州市

37.6

76.7

76.7

40.6

6

24.1

24.6

42.1

省直辖

56.5

93.3

87

26.7

0

6.7

0

56.5

十堰市

59.8

91.5

93.8

39.2

11.6

29.6

16.7

64.8

随州市

100

100

100

100

22.7

86.4

100

95.5

武汉市

76.6

95.8

97.2

53.3

9.8

41.2

18.2

51

咸宁市

11.1

97.8

95.7

26.7

2.2

28.3

8.7

11.1

襄阳市

75.1

99.2

97.2

62.1

9.9

20.9

12.6

74.3

孝感市

53.3

77.8

97.8

24.4

2.2

11.1

4.4

44.4

宜昌市

63.3

94.1

85.6

56.1

20.3

22.3

55.4

49.2

平均

71.9

95

95.4

52.5

10.5

37.6

20.3

53.2

四、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卫计委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不断重视和推进,我省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其中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种类和途径差异较大,流动人口内部和各市州之间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具体问题如下:

1.流动人口规模少、人均GDP高对各市州健康教育水平存在正面影响,但各市州对流动人口健康教育重视和投入的影响更为显著

各市州中,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最好的随州市,流动人口规模最少,人均GDP位于中下水平。流动人口健康水平较好的荆门、襄阳和黄石三市,流动人口规模占比较少,人均GDP处于全省中等水平。武汉市人均GDP最高,流动人口规模最大,其流动人口健康水平一般位于中间位置,一方面表明大规模流动人口给武汉市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带来较大压力和困难,另一方面说明其对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的投入存在不足。对比恩施州和鄂州,后者的人均GDP是前者的3倍多,而前者的流动人口规模是后者的近6倍,排名第4的恩施州的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比排名最后的鄂州市高出近50%,说明鄂州市虽然经济发展情况较好,但因为流动人口规模较小对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都严重不足。

2.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种类不平衡,精神障碍防治教育尤为缺乏

流动人口基本卫生计生公共服务推广较好,生殖与避孕/优生优育教育参与比例高。但流动人口多从事一些职业病高发的行业或者是传染病高发人群,对其开展的职业病防治和性别/艾滋病防治教育还不足。特别是近年来流动人口因精神障碍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威胁影响的事件屡屡发生,而流动人口精神障碍防治教育接受比例仅为26.9%,部分市州甚至几乎未开展此类教育,极其不利于流动人口的精神健康。

3.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信息化途径不通畅,社区网站、短信微信平台搭建比较滞后

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宣传资料派发和宣传栏告示,这些方式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上有所欠缺,相较于电子化的信息传播途径成本也较大。能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传递健康教育知识的方式,例如社区短信/微信和社区网站咨询的普及率十分低,说明社区和流动人口之间的电子化沟通渠道并不畅通,一方面说明社区在健康教育信息化渠道平台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流动人口对于如何通过电子设备获取健康信息并未完全知悉,需要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引导宣传。此外,能较为直接生动传授健康教育知识的方式,例如社区医生传授、面对面咨询和健康知识讲座的推行力度不足,一方面因为组织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需要社区较大投入,另一方面说明社区确实需要依据当下流动人口的需求开展健康教育,需要不断更新调整具有针对性。

4.流动人口个人特征差异导致健康教育水平差异,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

流动人口在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婚姻状况、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参加了哪些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方面差异明显,而这些个人特征也使得流动人口在建立健康档案建和接受健康教育两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在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方面,女性、初婚、参加了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流动次数越多的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率更高,说明参加了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人,对健康状况较为关心,特别是女性与卫生计生公共服务部门联系较多也促使其建立健康档案。在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方面,男性、未婚、受教育程度越高、流动次数越少、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流动人口接受健康教育的概率更高,说明男性更具有接受教育的意愿,受教育程度高促进流动人口更愿意接受健康教育,流动次数少的流动人口在融入新环境时更愿意接受新环境的变化。而未签订劳动合同说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工作生活状况暂未稳定,是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其也希望通过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来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中。以上两方面的差异,说明目前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欠缺针对性,暂未根据流动人口个人特征差异推行更有效果的健康教育服务。

五、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的建立是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支撑,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又是提升流动人口素养、提高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的重要途径。各市州应针对各自在健康教育类别上的欠缺和健康教育推广途径中的不完善,加强推进更有效的健康教育。

1.各地区重视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激励奖惩机制

从各地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评价结果来看,随州、恩施等地虽然经济水平在省内位于中等偏下水平,其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却较好;而咸宁、鄂州等地流动人口规模少、经济水平较好但其健康教育水平却较低,充分暴露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工作推广的力度不够。因此,应该根据各地区的流动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投入支出和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等多项指标来订立完成目标,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激励奖惩机制,综合考核各地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完成情况。对于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完成情况较好的地区给予奖励,特别是经济水平不发达地区;对于经济水平较好而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完成较差的地区,给予惩改订立新目标要求。同时,将完成较好地区的方法经验进行分享,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水平。

2.加快完善流动人口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

目前我省流动人口居民健康档案的初建档率达到83%,但离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省内各市流动人口建档率差别较大,部分市州因面临流动人口带来的服务管理压力未及时调整工作效率而出现建档率低的问题。因此,应该加快完善流动人口规范化电子档案的建立,重视流动人口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依托电子政务的发展,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全面落实流动人口电子健康档案。

3.加强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教育和传染病教育

随着流动人口的年轻化和知识化,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健康教育的内容方面,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防治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公共卫生风险。充分重视流动人口精神障碍防治教育,增设社区心理咨询机构,起到有效的心理关怀和预警,防范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社会危害。同时借助社会组织和用人单位的资源,共同开展流动人口职业病防治的教育、结核病防治教育、吸烟控制等健康教育。

4.着力推进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

在电子政务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化的沟通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不断改变政府部门和市民之间的信息传递渠道。在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的途径方面,各市州政府和社区应积极搭建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健康教育的网站建设、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的宣传推广,借助电子信息方式拓展健康知识的传播范围和速度。同时,通过培训和引导,提高流动人口对电子信息的接收和识别能力。

5.加大财政支持、吸纳社会资源共同保障健康教育的落实

为了全面有效的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应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人口基数计算。流动人口所需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应按常住人口规模规划经费需求总额,由现居住地采取各级财政分级负担的方式一并予以安排,并参照流入地流动人口近年的数量变化趋势和分布情况预算,确保各项健康教育能落实到位。同时通过资源整合和组织领导,督促企业和相关利益方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激发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形成良性的财政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以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成本的社会分摊机制。

(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课题组)